打通产学研链条 激发创新潜力
2015-02-12 10:35:09 作者:赵琦玉 曹斯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战术是“扬长补短”,扬市场之长,补科教之短。

高校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省委、省政府最近决定,今后5年将投入50亿元重点建设若干所像中大、华工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学。

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的“奇兵”——新型研发机构应势而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使产学研结合得更加紧密。

11日,在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对广东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开热议。在新常态下,广东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如何避免科研与产业“两张皮”?代表们纷纷表示,更加通畅的“产学研”链条必将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优势互补。

校企可共建实验平台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科研体制。

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科研经费,可考虑拿出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如何打通“产学研”链条,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是一条路径。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省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金保坦言,这是广东科技创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软肋”。

刘金保建议,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科研经费,可考虑拿出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一方面可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也解决了经费投入的问题。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云峰说,他所在的企业曾接洽多个高校希望与之合作的项目,但高校基本只能提供论文,而没有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实践路径。这就要进一步优化科研体制。

企业若得到了科研资金,该如何有效使用?省人大代表、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海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保证政府扶持企业创新的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政府先通过银行无息贷款给创新项目,之后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项目发展情况进行审核,如果企业项目失败,就要自己全部偿还贷款,否则可以享受国家优惠补贴。”

引入技术参股机制

广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比如引入技术参股、技术分成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制定股权激励,确定国家和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各自持有的股权,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省人大代表、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人事管理主任万军看来,广东成为创新强省,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很重要。

万军注意到,现在很多高校科研项目用的是国家各部委的基金,属于国有资产,这些科研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了。怎么破题?

万军建议,广东可向湖北学习。去年,湖北发布《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将研发成果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授予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刺激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主动性。

 “科技成果转让遵从市场定价,可以由受让双方协议定价,也可以挂牌交易。”万军坦言,现在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在转化科技成果时并非没有顾虑,不能明确自己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做法合不合法,会不会留下后患。

万军建议,广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比如引入技术参股、技术分成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制定股权激励,确定国家和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各自持有的股权,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这样一来,高校科研团队的生产力就解放出来了。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改革,改革当务之急就是突破体制。”万军强调,当下除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要对所有妨碍生产水平的制度进行检讨,对那些不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制度予以清除。

让高水平团队在粤“生根”

广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坚持“引智”和“培养”两条腿走路。既要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不能光靠“外来的和尚”。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罗远芳认为,广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坚持“引智”和“培养”两条腿走路。既要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不能光靠“外来的和尚”。

引进来领军人才后,怎么办?”罗远芳认为,要“顺势”而为,营造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环境,让领军人才背后的高水平团队在广东“落地生根”。

这也与广东创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思路不谋而合。去年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现场会在东莞召开,省领导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院所,对科研院所与粤籍企业“结缘”的合作模式留下深刻印象。

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列席了东莞团的分组讨论,在他看来,新型研发机构可将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有样本意义。

责任编辑:叶纪训

上一篇:乐广京珠北高速迎来车流高峰
下一篇:广州迎春花水上花市荔枝湾开埠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