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质量成就深圳未来
2017-03-03 09:35:57 作者:甘霖 来源:深圳特区报

经济新常态下,质量,成为中国当前发展中最响亮的音符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高瞻远瞩,就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要“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调要加快“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离京考察第一站就选择了深圳,向世界表达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从“四个全面”高度对经济特区新时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新的崇高使命。

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深圳干部群众更不会忘记,2014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特区新时期发展提出新要求。

牢记嘱托和特区使命担当,深圳经济特区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率先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以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迈向质量时代,为加快“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做出探索。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的要求,深圳经济特区这样抓落实——

结构优化,质量型发展领先优势更加凸显

这几天华为的曝光率又很高。

在有着“通信奥运会”之称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最新款的P10手机正式对外发布,P10 Plus更是成为率先支持4.5G网络的智能手机。

这家全球领先、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它所在城市——深圳快速发展的一个标杆。

居然可以这么快!”惊叹于华为手机不断挑战苹果、三星统治地位的同时,很多人对深圳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发展成绩,发出感慨。

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GDP增速达9.0%。

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及全省,居广东全省各地市第一;这一增速的背后,是超过1.9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按照一般经济学规律,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

同时,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2016年深圳辖区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9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亿元,增长15%,四年翻了一番多。

以质量优势对冲成本劣势,以质量先行赢得发展主动。”在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这成为解读深圳发展“密码”的一把钥匙。

作为全国首个质量强市示范市,近年来,深圳主动创新发展理念、遵循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努力为特区长远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建设质量强国探索新路。

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多次谈到,质量与速度并不完全对立。

的确如此,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正是质量,支撑了深圳的中高速增长,形成了质量型发展领先优势。

目前,通过主动谋划、坚持不懈推进转型升级,深圳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的特点:

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至53%左右;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高端产业项目在深圳加快落地。华星光电第11代液晶面板、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开沃新能源汽车、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在过去一年开工,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同时,引人关注的是,总部经济效益在深圳正不断增强。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增至5家,营业收入超500亿元企业达22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1家。

深圳随时可能再冒出来一个华为,不知道还有多少的大疆、柔宇正在孵化和成长。”越来越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投向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鹏城深圳。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提升服装、钟表、眼镜等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四路纵队”构建而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推动形成深圳未来可持续的产业供给能力。

这一梯次型的现代产业体系,让人们对这座年轻城市的永续发展,充满信心!

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强劲迸发

新开发的“阿尔法2”机器人更加聪明,甚至具备学习功能,成为商场里被追捧的明星:新推出的“JIMU”机器人,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拼装组合,还能编程设计动作,2017年春节推出的新春版,更是销售火爆……

自从在2016年春节晚会上500多台机器人“阿尔法”因为整齐划一、动感十足的舞蹈迅速走红以后,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就一发不可收,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这家来自深圳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为什么可以如此惊艳?

该企业联合创始人熊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花费近5年时间、耗资5000万,自主研发了人型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舵机。

在深圳,像优必选这样的企业还很多,他们共同构成了深圳创新的主体。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创新才有出路。我们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中,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五六百亿元,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领先世界。”华为总裁任正非说。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一个企业如此,一座城市同样如此。

深圳就是中国的硅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蓝光之父”中村修二教授深有感触。去年,深圳设立了两家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科学家实验室,其中就有以中村修二教授名字命名的激光照明实验室。

翻开2016年深圳创新发展的成绩单,对此感受会更加明显:

目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1%。这一数字已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全球范围内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

去年一年,深圳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10家,累计达1493家;PCT国家专利申请量增长50%,占全国一半。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40%,荣获国家科技奖励16项和中国专利金奖、外观设计金奖4项。

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深圳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日臻完善,从跟跑,加快向并跑、领跑迈进。

深圳企业参与的4G 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无人机、柔性显示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深圳代表着一种全新经济形态,一些衡量传统经济的指标已无法用来解释深圳的发展。”深圳市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张思平说,深圳呈现出创新型经济的显著特点,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而不是铺摊子、上项目。

在全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深圳实现动力转换。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和146%。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今年起将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十大人才工程。

创新,成为这座城市最亮的颜色!

绿色低碳,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翻开深圳资源能源消耗的一组数据,很多人都说,深圳的GDP“很绿”。

2016年全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再下降4.1%和8.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6%、5.2%、10.2%和3.4%。

在深圳,“绿色”的符号比比皆是。

位于梅林的深圳建筑科学院12层高大楼,是一座能呼吸的大楼,院长叶青告诉记者,楼的中水利用率49%,相当于每年减少用水量4760吨。世界环境能源专家马克·列文评价,“深圳建科大楼是有世界影响的绿色建筑,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推广价值。”

尤其让深圳人引以为豪的是,像建科院一样“能呼吸”的大楼会越来越多。自2013年起,深圳新开工项目全部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作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深圳国际低碳城致力于打造国家低碳发展的综合实验区,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一年一度的国际低碳城论坛,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去年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下降10%。”在今年1月举行的一次签约仪式上,当这一组数字被公布出来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为深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而响起。

27微克/立方米的数字,是深圳在GDP较1998年增长12倍以上,机动车数量增长5倍以上,人口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的情况下创造的。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往往是对立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土地、资源、能源等倒逼下,深圳在战略上主动求变,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疾进。27微克/立方米的背后,是深圳坚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建设绿色家园的一条条举措——

全面禁行黄标车,淘汰老旧及黄标车近7万辆;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9万辆,总量超过6.7万辆,新建充电桩7000个以上。

靠岸船舶全部强制使用低硫燃油,累计建成覆盖12个泊位的岸电设施;作为全国首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城市,深圳已将碳交易扩大至交通领域,管控企业增加至824家。

坚持以流域为单位实施系统治理,全年投入111亿元,启动461个治水项目,15条主要河流中有10条水质改善,建成区黑臭水体减少了35.6%……

自2012年起,深圳创新性地在市政府层面设立环境形势分析会制度,并提到与经济形势分析会同等重要的位置,每年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出台大气质量提升计划、水环境治理40条、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方案等系列举措。

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在绿色GDP的添彩下,“深圳质量”这块金字招牌显得熠熠生辉。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进一步谈到,主要生产要素增速远低于GDP增速,曾出现在深圳多个统计周期中,并呈持续状态。这充分表明,深圳经济已经步入可持续、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创造“深圳质量”,就是坚持以质取胜、追求更高的物质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更高的社会文明;就是坚持文化强市,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就是坚持内涵发展,追求更高的城市文明;就是坚持低碳理念,追求更高的生态文明。

关于深圳质量的理念,一直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要求,被贯彻落实到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圳质量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央决策部署的正确性。

就如“深圳速度”一样,“质量第一”,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城市基因。

质量成就未来,这是深圳无数市民、网友投票确定的深圳质量精神口号。

更加美好的明天,属于所有为之奋斗的特区人,属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属于质量强国——中国!

责任编辑:谢景春

上一篇:深圳商事登记实现“七证合一”创业登记更便捷
下一篇:融入全球化的“深圳方案”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