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关注热点——港澳代表与委员们都关注了哪些问题
2015-03-27 09:41:03 作者:编辑 来源:中华英才海外版

41.png

香港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2.png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港澳政协委员在进入会场前合影

43.png

3月5日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列席会议的海外侨胞赴会

 

港区代表委员

香港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

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香港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多位在北京出席两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香港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需尽快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

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刘兆佳委员认为,基本法第23条所列的国家安全概念只包含叛国等传统国安概念,而现在国家安全概念更广阔,还包括文化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反恐等新的国安概念。许多非传统领域国家安全事项在基本法中尚未涵盖。因此,需尽快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

他亦指出,除了立法工作,香港还需因应新出现的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担负起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黄友嘉代表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需警惕“有心人”或国际势力,利用香港做基地威胁国家安全。去年发生的“占中”就是例证。

“以立法来加强国家安全更显得必要,如果有漏洞就可能造成问题”。黄友嘉认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有必要,也是香港履行宪制责任的要求。

吴亮星代表指出,许多国家都有国安法,用于防御外国势力,保障国民安全,实施国安法实有迫切性。

多位港区代表委员在小组讨论中指出,香港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至于是将国安法适用于香港,还是香港本地进行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他们认为仍有争论,需再做研究。

 

杨钊

我对香港充满信心

 

香港要放开眼光 与内地优势互补

杨钊委员表示,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香港经济的确面临挑战,但只要放开眼光,多与内地进行优势互补、相互学习,那机遇是远远大于挑战的。

一方面,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化、法治精神、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等,在市场方面略有不足,而内地却恰恰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内地发展自贸区,可以向香港借鉴好的经验,不断完善。“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的建设、“沪港通”和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等新的经济因素,都为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促进香港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香港要善于抓住这些发展机遇。

 

中央推动香港民主发展的诚意有目共睹

第二轮政改咨询刚刚结束,普选方案将被提交到立法会进行表决。杨钊表示,首先,中央发展民主的诚意有目共睹,事实摆在眼前,由1200人选行政长官到由500多万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选行政长官”,这是一个飞跃;其次,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决定为行政长官普选确定了框架,指明了方向;第三,民意所向,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超过一半的香港市民支持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决定实现2017年普选。

 

人心回归是大势所趋

对于部分香港人,尤其是青少年不了解内地,对基本法、“一国两制”的理解不够全面,杨钊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思想问题是可以一步一步解决的。

香港回归才短短18年,树木倒是可以成长起来,但对于人,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我们要坚持宣传国家好的政策、文化、传统,做好国情教育,包括对宪法、基本法的学习;同时鼓励香港青年人多到内地走走,亲自去感受内地、认识祖国,相信他们一定会对国家有更加客观和正确的理解,从而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杨钊强调,香港青年人一定会肩负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港区代表委员呼吁增进港人认知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加大基本法宣传学习力度,增进港人的认知。

3月9日,港区委员小组讨论《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时,亦聚焦香港基本法。委员们普遍认为,中国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去年“占中”事件暴露出一些港人对基本法认知和理解不足,亟需加大宣传力度。

容永祺委员指出,回归18年来,香港在宣传基本法方面力度不够,要继续加强。他认为,不仅特区政府要做,还要支持不同爱国团体、专业团体,以及利用网络和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刘兆佳委员认为,要多宣传设立基本法的历史背景,让港人知晓基本法希望实现的战略目标。

谭耀宗委员指出,去年,一些年轻人因不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而参加非法“占中”。他建议,以基本法颁布25周年为契机,通过在港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广好基本法。

林健锋等多位委员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港澳部分提出,“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他们认为,此表述不仅是要求香港配合国家依法治国,也是对香港推行政改等问题必须遵循宪法和基本法提出要求。

刘汉铨等委员表示,落实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必须在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轨道内进行,绝不能在基本法外另搞一套。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基本法是香港发展的指南针,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若香港要法治立港,市民大众需对基本法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对大部分不看基本法的‘占中’人士来说,这个阶段重新推广、宣传基本法等于对历史的教育和扫盲”。当更多人站在法治的平台去讨论问题,一些错误思维的空间就将愈来愈小。陈勇说。

 

“8·31决定”

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效力

去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作出决定。张德江在报告中指出,实行行政长官普选,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正确实施香港基本法和依法推进香港政制发展负有宪制责任,有必要就行政长官普选制度的若干核心要素和相关问题作出决定。常委会依据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解释,通过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为下一步香港特别行政区提出行政长官普选具体办法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马逢国说,实行行政长官普选,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8月31日对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核心要素等做出决定,具有立牌指路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正确实施基本法,依法推进香港政制发展。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对这一决定的重要意义予以总结、强调,十分及时和必要。

对于香港社会一些人反对“8·31决定”对提名委员会作为行政长官候选人唯一提名机构的规定,执意坚持“公民提名”、“政党提名”等观点,马逢国指出,“公民提名”、“政党提名”等于法无据,违背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本不会予以考虑。提名委员会将按照现行的选举委员会相关办法组成,成员划分为四大界别,其中还包括立法会议员、区议员、乡议局议员等所有由选举产生的香港政界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均衡参与的原则。而回归以来的实践表明,选举委员会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关键在于是否合法、合理。”马逢国说,“8 ·31决定”符合宪法和基本法,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又是在充分听取了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意见之后做出的,兼顾了法、理、情,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效力。任何企图在基本法和“8·31决定”之外另搞一套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反对派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政改进入关键点。连日来,在京参加两会的港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香港民众认清反对派的实质,推动香港2017年实现普选。香港第二轮政改咨询结束后,香港多个政团及商会相继提交意见书,期望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把握机会,实现2017年香港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的要求。但是,香港反对派却一再攻击特区政府的方案为“假普选”,并扬言要在立法会投票予以否决,为政改设置障碍。

港区人大代表、刚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刚表示,“每一个反对派的头头,对于普选真正的意义都采取历史回避态度。我认为,他们一直都是‘打着民主的牌来反民主’。真真正正支持香港民主普选制度的是中央和特区政府,他们最坚持。”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说,“香港政治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立法会中的反对派利用掌握的关键少数票全面阻击政府施政,形成很大掣肘。一方面,建制派议员包括工商界议员要搞好团结,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另一方面,工商界更要全力以赴支持爱国爱港力量参选胜选。”

 

董建华

国家发展好,香港发展就会好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3月4日在北京表示,国家发展好,香港的发展就会好,“我们应充满信心”。

当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董建华参加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小组讨论时,作出上述表示。

董建华指出,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是全球经济恢复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增长、薪资等数据说明,香港特区政府表现不错,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努力。

董建华亦指出,香港面临房屋、政改等深层次矛盾,不是今天明天就能解决,但“我们有信心,信心来自国家的发展”。目前中国GDP有9万多亿美元,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7%的增长率计算,10年后GDP将翻番。

“在如此背景下,香港的发展不会好吗?我们应充满信心。”董建华说。

 

澳门代表评李克强工作报告

平实、充实、务实、踏实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的工作报告非常好,文风非常平实、内容非常充实、措施非常务实、民心更加踏实。”澳门人大代表、澳门中华教育会长李沛霖用4个“实”表达他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上午在北京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澳门代表团第一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5日下午在北京饭店驻地召开,与会的澳门代表对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纷纷“点赞”,表示感受到一股务实之风。

澳门经财司长梁维特则是用新、稳、民、创、特5个字来形容今天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他认为,国家已经进入到一个经济社会的新常态,“我们既要面对这个新常态,同时也不能被这个新常态影响了继续发展,国家通过这个工作报告鼓励我们要用平常心、进取心、自信心来面对新常态。”

报告提到港澳地区要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对于首次提到按宪法办事,李沛霖认为,“宪法和基本法本就是母子关系,并非中央对港澳政策有所改变。”

对于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港澳地区要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李沛霖表示,基本法本就是在宪法的原则下制定出来的,如果没有宪法的31条,就不会有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就不会有澳门的基本法,“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将一个有机的联系加以强调,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不变的,港澳民众无须多虑。”

李沛霖认为,今天之所以提到宪法,是进一步加深强调,让大家体会到宪法和基本法的内在联系,让大家在学好基本法的同时,更加要学好宪法,“从某个角度来说,宪法就是母法,而基本法是子法,可以说是母与子的关系。”

何雪卿代表觉得听取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并认为报告完整、务实,“感觉当前政府是站在一个高度总揽全局,去引领全国人民一起奋斗。”

 

澳门代表为人大常委会

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澳门代表团3月9日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全体会议上,积极建言献策。

包括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白志健、澳门代表团副团长李沛霖等在内的11名代表,在发言之时,首先对报告表示高度认可,但是,“关口要前移,防止混入有‘病’代表”、“能否建立宪法法院制度”、“要加大法律人才的培训”、“宪法的实施和监督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每一位代表也都对报告提出了不同建议和意见。

“近两年来,因违法违纪被罢免的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比以往高,说明人大代表资格的审查还需要总结和完善。”白志健对如何选举代表提出了看法:关口要前移,要在候选的时候严格把好政治审查关,要在人品、道德等方面进行审查,防止带“病”的被选为代表。

在“健全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方面,澳门街坊联会总会监事长姚鸿明认为,人大常委会应该考虑建立“宪法法院制度”,便于政府、民间出现违反宪法行为时,可以通过法院来审议判决,而老百姓也可以对政府违宪的行为,要求审议。

“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我认为应该男女平等。”代表容永恩站在女性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女性的寿命比男性还长,为甚么要规定比男性先退休。”

容永恩的建议得到了女代表林笑云的赞同。作为澳门的知名律师,林笑云认为,55岁正是一个人专业知识达到顶峰的时候,此时退休实在可惜,“可以弹性规定,工龄达到30年的,愿意退休可以申请,但不应硬性规定55岁就一定要退休。”

“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估计只是冰山一角,应该还有类似的案子没有曝光,就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善法律的监管。”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和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高开贤均认为,法律监督工作还没完全到位,必须完善机制、堵住漏洞。

澳门工会联合会副会长梁玉华提出,有了好的法律,还应该让所有人都了解,目前就需要多培训法律方面的人才,“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够知法、守法,就必须要普法。”

近年来,港澳人大代表时常被邀请到内地参加各种检查,对此,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艺良深有感触:每次都是去一些事先选择好的“正面点”,很难听到基层真正的声音,他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司法检查的方式。

 

积极参与内地区域发展

争取再造“新澳门”

澳门特区全国政协委员3月8日在北京表示,澳门应积极参与内地区域发展,争取再造“新澳门”。

当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澳区委员举行小组讨论,聚焦澳门参与内地区域发展与合作的议题。

许爽委员指出,在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港澳的“独特”作用明显,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情况下,港澳应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独特”作用。

他认为,港澳在人才、金融、专业服务等方面仍有优势。澳门应积极参与内地区域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再造一个或几个“新澳门”,为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展空间,与内地发展共创双赢。

贺定一委员认为,澳门具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回归15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澳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下一步依旧要靠发展、靠同舟共济去应对挑战。

她指出,澳门地方小、资源有限,深化与珠海横琴等地的区域合作,可促进澳门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她强调,澳门应利用好国家政策,担当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商贸平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许健康委员认为,内地经济虽面临下行压力,但在推行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框架健康,因此,他依旧对内地经济增长有信心。

他认为,澳门特区政府应利用好已有资金,把握机会,多投资内地,多参与内地区域发展。

 

李刚

港澳地区不是贪官“避难”所

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很多涉事官员或老板到港澳地区“避难”的说法,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委员、澳门中联办主任李刚表示,他并不认为港澳地区是海外追逃的一个重点。

李刚表示,此前有报道称,有些人出了问题,到香港去所谓的躲避。这种情况会有,但我没有听说有“很多”。我不认为港澳地区是海外追逃的一个重点。

李刚强调,两地加强追逃的协作很有必要,一旦有携款潜逃的犯罪分子到了澳门,那么和内地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议。目前两地有一个协商机制,但还没有达成协议。协议形成以后,将来如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两地互相可以遣返,共同打击犯罪分子。

 

澳门代表关注司法人才流失

澳门中联办主任李刚认为,从报告中体现了司法公正得到更好维护,“司法机关纠正了好几个冤假错案,在全社会引起了共鸣”。他同时建议,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保证司法公正,杜绝司法人员知法犯法。

对于司法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李刚认为,目前国内司法人员存在待遇低、升职难、条件差等问题,他建议应给予及时改善,“如果这些还不改变,会造成更多人才流失。”

“要尊重法官和检察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人大代表、澳门律师林笑云同样认为提高司法人员薪酬,是当前解决司法人才流失的最好方法。她建议,中央财政拨出专门办案经费,解决贫困省份办案经费难的问题,“还应该延迟法官的退休年龄”。

澳门中联办副主任陈斯喜提出三点建议:司法体制改革去行政化;最高法院要大力“瘦身”,目前审案太多,难以集中精力去做应该做的工作;大力提高法官、检察官的待遇。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崔世平则表示,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后,民众可以通过地方政务大厅、网络、热线电话、巡回法庭等,解决民告官难、立案难和审案难,“这是与时俱进”。

 

海外列席代表建言两会

盼实现全球华人“中国梦”

2015年中国两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数十名海外华侨华人也受邀列席会议,其中有6人来自美国。在他们飞赴北京之前,美国中文电视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列席代表,他们表示期待能通过两会,进一步加强华人华侨与国内的联系,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按惯例,每位海外列席参加中国两会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他们对此也格外珍惜,收到邀请后,便集思广益,总结了一些在美华人关注的问题。

纽约温州同乡会会长黄根弟说,他将在两会上建议简化华侨的身份证明。他说:“我们还是中国人,应该有中国的身份。这方面还是希望当局能够帮我们简化一点。”他还提出,要加强海外社团联络、引导、服务和协调,以及要努力弘扬中国文化,“要弘扬我们中国文化,使中国和美国民间多一些互动。”

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鹿强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充分利用海外华人的资源。他说:“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华人参政,另一方面要支持对华人友好的团体。对华人不友好的,我们要想办法改变他们的观点。”

华盛顿同乡会联合会会长何如意说,他很关注海外华人的华侨小区工作。

报道指出,列席代表们也期待海外华人华侨能够和祖国一起努力,一起把海外经验带回中国。“将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早日实现全世界华人的中国梦。”

上一篇:港澳代表建言献策 聚焦“一带一路”战略
下一篇:田琳:立民族团结品牌 树教书育人丰碑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