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传千载 正念身心轻
中华儿慈会为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身心健康谱新章
2020-02-10 15:31:40 作者:姜丹 来源:中华英才海外版

“为什么要造桥?”

“因为即便路的尽头也可以让崎岖变坦途。”

如果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是一座“桥”,那么它不仅温暖有力量,以爱之名连接了陌生与善良,拉进人们之间的距离,还让被关爱孩子之前“泥泞”的人生从此有了另一种可能,通向光明又温暖的远方。

其实,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科技发明,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向着外部世界,向着太空,向着宇宙,它们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可唯有慈善,是冲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来。它深入心灵,渗进灵魂,让我们内心变得更为丰富。

一个“爱”字道尽了人性之善,也足以让暂时处于困境的孩子们不再畏惧苦难,并对未来充满希望。以慈为怀,从善如流,中华儿慈会就是这样以爱之名温暖着广大少年儿童。或许只如雨露普覆,虽极微小,但长夜飘落,也润湿了土地从而滋养着生物类群。

就这样,春夏秋冬往复轮转。

恰逢此时又值年终岁末。当回想总结又一个年轮之时,这一年里所经历的意外、惊喜与收获都会成为铭记的“注脚”和“符号”。对中华儿慈会而言,或许,“充满无限可能”是最为合适的概括。而对隶属于中华儿慈会的大湾区工作部来说,2019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更是充满激情与希望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成为他们最好的“注释”。

这一年,他们启动了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也开始筹备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他们致力于让国家出台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地,惠及千家万户。“想要帮助他人,首先自己就是个温暖的人。”即便前方的路依然崎岖,但这群有温度的人依旧矢志不渝,为了孩子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愿意负重前行。这是信念,也是信仰。

或许,对站在时代“桥头”的大湾区而言,这个冬天还是温暖的。

11.jpg

中华儿慈会大湾区工作部负责人、中华英才海外传媒总裁杜春花女士(左二)、南药中大基地董事长杨学君先生(左三)、中华儿慈会总会特派代表孙蕊女士(右二)、苏香园总经理曾烦金先生(左一)、中华英才海外传媒丹凝女士(右一)

 

启动篇

拯救濒危中草药爱心有温度

穿越千年的时光,中国中医药终于在婆娑的岁月中迎来新的生机。

2019年,注定是要被载入中医药史册的一年。

2019年10月25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如期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大会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次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这也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此时正被世人慢慢捡起和擦亮,散发着耀人的光芒。

天时、地利、人和,中医药正迎来大好时机。这不仅是医生、科研人员、中医药企业的机遇与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承担起的历史使命。

既然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已开启,那么如何将其落地,真正惠及于民才是考验真本领的“标准”。

12.jpg

南药中大基地杨学君董事长致欢迎词

13.jpg

珠海苏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曾烦金总经理阐述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源远流长的瑰宝

有时候一株小草能救人一命,这就是中华瑰宝中药的魅力所在。

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问世。其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从而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此后,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医药的香火非但没断反而愈加昌盛和完善。不可否认,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实践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最具原始创新性的学科领域。

博大精深又绵延悠长。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所谓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这样一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也对今后中医药发展有着诸多启示。

由此,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

那么,如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是时代的拷问,也是对国人的考验。

 

中医药的基础在于药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医药有误解甚至诋毁。他们认为中医治病不灵了,中药见效慢、对病情描述模糊、一堆中药材中也不知道到底哪个起作用……

所以,中医药的发扬光大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面向未来,中医药需要传承精华,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让国粹传承不走样。不仅要用中医思维去把脉,会开方,还要放心用中药,这样,中医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医为本,药为用,医药本就互为表里。尤其在中医中,中药的地位举足轻重。方子再好,药材没有药效,不但耽误病情,也为中医“招黑”。但近年来,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地道药材不地道也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国医大师也不能无奈地感叹:“中医将亡于药”。如此,中国的中医药要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首先还得从药材入手。

毕竟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中药自古就有“地道性”之说,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中药不能离开它生长的地理环境。因为各地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不同,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也就有着显著差异。就像中医处方笺上,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这些原产地药物就是所谓的地道药材。比如四川的金钱草,在除湿热、结石等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广东产的金钱草。同是黄连,四川产的所含有效物质比湖北产的高2.73%。人参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但种到海南,就长得像萝卜一样粗,已经没有药用价值了。

其次,中药材的生长讲究自然,“汲取天地之精华”,但一些不法商人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以次充好;种植过程中催肥、催长,大幅提升产量,表面上看确实是“价廉物美”,其实是严重影响了地道药材的声誉和价值。

而更遗憾的是,因为长期认识不足和无序开发利用,导致大量中药材资源濒危,直接威胁到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如我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红皮书、限制进出口名录等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已多达280多种,不仅包括玳瑁、麝香、虎骨等名贵中药材,还包括黄连、贝母等大众常用中药材。

享有盛誉的“广药”中的广藿香也面临濒危的处境。

14.jpg

中大基地杨学君董事长(左二)与苏香园曾烦金总经理(左一)陪同中华儿慈会领导专家考察灵芝博物馆

15.jpg

中大基地杨学君董事长(右二)与苏香园曾烦金总经理(右一)陪同中华儿慈会领导专家考察南药濒危品种中草药雾培实验棚

 

一株草药“动”人心

提起藿香,想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鼎鼎有名的解暑“利器”—— 藿香正气水。

殊不知,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知道后山上有能治这病的草药,便不顾嫂子的劝阻执意进山去采。但没想到在采草药过程中不幸被毒蛇咬伤,等她强撑着走回家,为时已晚。

草药治好了嫂子的病,但霍香却不在了。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虽然这只是传说,但作为著名广药之一,广藿香因其味辛,性微温,真的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临床上也多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等症。

据文献记载,广藿香最早以“藿香”之名出现,始载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其后诸家本草多有记载。到了明清时代部分著作才出现“广藿香”的记载。从宋代以后,广藿香在我国岭南一带已普遍种植,逐渐成为地道“广药”。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广东省内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栽培品种,分别为广州“牌香”、肇庆“肇香”和湛江“湛香”。据本草文献记载,广州近郊石牌、宝岗等地原是广藿香的主要产地,被称为“石牌藿香”(牌香),传统经验认为其质量最优,是地道药材。不过,传统的石牌藿香,产地为广东暨南大学所在区域,不过随着近年来校园发展,要找到正宗的石牌藿香已很困难,用几近灭绝来形容也不夸张。

此外,由于近年来滥用化肥农药等因素致使大部分品种已检测不到(或含量极低)有效成分藿香酮。目前仅在肇庆高要一带发现小面积有药效成分的广藿香(又称肇香)。现存最为名贵的石牌藿香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中大生物技术基地已不足20株!拯救濒危中草药迫在眉睫!

而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就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致力于濒危中草药的培育,十余年来承担了30 个品种的野生转家种的研究课题,现在家种面积较大的有阳春砂、巴戟天、沉香、化橘红、鸡血藤、凉粉草、铁皮石斛等,而他们对广藿香的研究更是从20年前就开始了。1999年,他们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究项目“广藿香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并开展了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规范化种植(GAP)的相关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

据团队的核心马卓教授介绍,因受客观条件(品种多、数量大、空间小)限制,经拯救的活体种苗存储和后期培育成了最大问题。“以扦插苗为例,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植物生根率及成活率很低。达不到规模性拯救的目的。”

但他们依旧努力地收集获得50多份不同生态型广藿香种质,进行评价筛选、基因组重测序和药效成分含量关联分子标记分析,基于广藿香种质资源与鉴定评价,为药材质量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奠定重要基础。

“我们的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背景。”在马卓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组培技术现已可实现快速繁殖、祛除病毒和加速育种,并可达到生长快周期短且重复性强。此外,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这为周年实验和生产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终于,拯救濒危石牌藿香的科研还是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走得越来越远,而让马卓团队意想不到的是,“猝不及防”的转折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

16.jpg

中大基地杨学君董事长与苏香园曾烦金总经理陪同中华儿慈会领导专家考察中草药文化传承研学场地建设情况

 

拯救濒危中草药的环环相扣

这一年,广东西粤南药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依旧在突破濒危稀缺中药材繁育技术中艰苦奋斗;

刚刚成立一年的珠海苏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仍然致力于科技农产品销售和科技农业技术、政策服务的推广,作为科技创新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他们发挥大湾区总部经济优势,立志于为广大国民提供绿色放心的健康产品和惠民政策推广;

而中华儿慈会大湾区工作部也将目光投向拯救濒危中草药中,希望更多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学农,对中草药科普知识得到全面提升,于是他们联合广州学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认养经纯化和正在培育的活体濒危中草药种苗,把有限的培育基地存储空间分散到全省大中小学生的家庭中。

就这样,随着技术和办法的成熟,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雏形形成,并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全速推进着。如果这一年可以被称为中医药“再出发”的起点,那么,拯救濒危中药草行动的落地可谓是历史节点中的“开门红”。

概括起来,整个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就是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最佳示范。毕竟社会上有很多企业极富社会责任感,他们愿意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东西粤南药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药)便是其中之一,其对拯救濒危中草药项目一直不遗余力。

董事长杨学君介绍,他们在主营中药材物流集散、检验检测、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品牌建设系统以外,更看重中草药的科研。

他说,在强化中药材基础研究上,南药公司开展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研究,深入分析中药材地道性成因,完善中药材生产的基础理论,指导中药材科学生产。“其次,我们在继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中挖掘和继承地道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提升,形成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加大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的力度。”更为难得的是,杨学君他们还突破了濒危稀缺中药材繁育技术。综合运用传统繁育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一批濒危稀缺中药材的繁育瓶颈,支撑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最后,在发展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技术上选育优良品种,研发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发展中药材精准作业、生态种植养殖、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加工等技术,提升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水平。

就这样,拯救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迎来了“峰回路转”。

通过多年研发与实践,南药公司在扦插式种苗快速生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应用于极度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抢救式扦插拯救。在他们的努力下,广藿香扦插95%的成活率、7天生根、14天具备移栽条件,雾培及基质种植的培育方式通过了全生长过程的检验,经基因组学方法进行遗传物质的鉴定无变异,藿香醇、藿香酮含量达到母体指标。

此外,更让杨学君自豪的是,他们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能给每棵濒危种苗提供DNA“身份证”。

到此,拯救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的使命算是完成了大半,但终究“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这样一件有益于中医药发展的事情得不到关注和推广,前边再多努力也将“归零”。

不过,世间的事有时就是这么奇妙,想要成就某件事,只要意志坚定,上天自会安排“缘分”。

虽然珠海苏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香园)成立仅一年,但就是这样一家集高科技农产品销售和科技农业技术、政策服务推广为一体的创新、科技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南药公司和中华儿慈会大湾区工作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苏香园总经理曾烦金说,他们的使命就是让耕者有利,食者有益。因此他们一直秉持同心同德,做人类健康的服务使者,用生命的力量把关好产品源头,“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造福社会,为人类健康作贡献。”所以,苏香园持续开发和引进更多的安全、生态、健康、科技源头产品和技术服务。

对苏香园而言,拯救濒危中草药不是最赚钱的项目但却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不仅承接了中华儿慈会与南药公司,挽救了中医药发展为之重要的物质基础,更为广大青少年儿童培养了一份爱心和责任,并对中草药科普知识的全面提升有很大帮助。

 

用爱指引药香绵长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无论是中华儿慈会、南药还是苏香园,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善”,濒危中草药也好,广大青少年儿童也好,他们只不过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份“善意”发挥到极致,不问回报。

当然,善意的人运气都不会差。经过一年的努力,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准备实施。

2019年12月20日,中华儿慈会特派代表孙蕊,中华儿慈会大湾区工作部负责人、中华英才海外传媒总裁杜春花等一行五人莅临大湾区青少年科普基地、珠海苏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基地、中大圣禾灵芝科技园(国家级南药种植示范基地)考察指导工作,并落实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计划相关工作。基地董事长杨学君向一行人致欢迎词并对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计划作简要概述。

“拯救濒危中草药三加壹行动计划”(一棵种苗+一份爱心+一种责任=一个濒危中药材活体资源库)项目,通过发动大、中、小学生和全社会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认养经纯化和正在培育的活体濒危中草药种苗,把有限的培育基地存储空间分散到全省大中小学生家庭的阳台中,逐步形成种藏于民,聚于国的良好局面,同时达到各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学农和中草药科普知识全面提升的良好目标。

而中华儿慈会的领导及专家组在听完珠海苏香园总经理曾烦金关于行动方案、政策支持、中药材现状、技术支撑、项目运营、目标任务及意义、社会支持等具体落地方案的讲解后,也表示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计划落地,并建议该项目在大湾区先行先试,随后总结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用爱浇灌慈善,用心呵护孩子成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仅是科技的本领,更是有心人的使命,唯一要确定的是,要将此长久推行下去,才是真正拯救了濒危中草药。

药草虽小,却是中华文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濒危中草药的保护不仅让中医药的精神继续传承,更加造福于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如此,任重而道远。

不过,所有人还是笃信,以梦为马,未来可期。

 

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行动有力量

何为慈善?

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给出了极为精辟的解释:“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那什么是慈善呢?慈善就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将慈善事业的全部活动和真谛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为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华儿慈会一直践行着慈善救助是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初衷。自成立以来,他们以爱之名不仅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也一直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为健康这样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感慨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既然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少年,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应获得人们的关心与关注。

如今,这项关乎祖国未来以及民族希望的伟大事业愈加被重视。虽早已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还存在研究的方向性、针对性误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这项事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任重而道远。

 

少年“健康”则国家“健康”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儿童青少年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都成倍增长。

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国目前虽然略低于这个水平,但近年来,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1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不同的焦虑障碍。可见,抑郁在儿童青少年中,依然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学习困难,校园的霸凌,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其实,早在1985 年,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就首先提出开展心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经过教育工作者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陷与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要求,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于2019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

行动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针的阶段目标,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小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

蓝图已描绘,只待实干前行。

17.jpg

修慧,本名刘燕霞,资深心理学专家、国际NLP执行师、国际音药疗愈师、尼泊尔颂钵疗愈师、高级催眠师(AAH)、系统排列导师(ISCFG)、OH卡深度觉察咨询师、中国教练协会NLP研究会学术委员、台湾心理学会萨提亚授证培训师、英国心理学会心理剧授证执行师与美国NLP University授证NLP导师。修慧希望把独创的中国特色正念疗愈方案广泛运用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

 

成为心理灵活的青少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其实,早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发布前,以少年儿童健康发展为己任的中华儿慈会大湾区工作部就已着手筹备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恰逢政策出台,宛如东风,让这项事业进行得更为顺遂。

或许,任何发展变革,往往始于偶然,却都带着必然。如此,不如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就在这个温暖的冬天,记者见到了此项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资深的心理学专家——修慧。

明亮的房间,齐整的蒲团,一身改良汉服裙,发髻在发顶高高束起,眼神坚定却不冰冷,右手持钵棒在钵周围轻轻一转,一道悦耳的声音缓缓流淌,此刻,彷佛时间停止了流动,空气中的尘埃因子似乎也在这一刻凝滞不动,一股暖流从心间滑过,脑中唯留下那道低沉又震撼的声音,彷佛放空后的清醒如醍醐灌顶般清明。

就是从这道神奇的“音符”开始,正念的心理健康促进缓缓展开。

一案一蒲团,一心一意念。

“当下,你身心中,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正在发生?或许忘记了。但不要紧。认识和接受目前这种状态,仅仅了解它,不要评判它,如其所是的轻轻接触它,你的正念或许正在开始。一种新的生命视角会渐渐为你打开。”

作为资深心理学专家、国际NLP执行师、国际音药疗愈师,修慧还是更喜欢用最传统的方式来说明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尤其面对青少年儿童,‘救人不如自救’,或许他们幼小的心里更需要别样、有底蕴的耐心与呵护。”

其实,“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卡巴金(J.Kabat.Zinn)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在这种精神训练中,强调的是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都不作评判。因此,正念就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修慧介绍,“正念”因为对于人们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疏通作用,“能帮助我们从这种惯性又无知无觉的睡眠状态醒过来,从而能触及生活里自觉与不自觉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在现代心理学中,其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所谓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正念疗法并不是一种心理疗法的特称,而是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这一系列心理疗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以“正念”为方法基础。

由此,针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正念”的方法最为合适。修慧直言,正念在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两大方面都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正念作为一种团体训练方法,特别是全员正念项目,惠及人数很广,在提高学生群体整体心理水平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另外,有针对性的正念干预项目可以面向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行使类似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功能,而且相较于传统的个体咨询,其效率可能更高。

当然,对于青少年儿童,正念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相较于其他的心理辅导方法,正念心理干预更简单易操作。其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理论往往较难懂,不容易被儿童青少年群体所理解,而正念淡化理论,强调从游戏从活动中去体验和练习,更加适合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

“天时、地利、人和”,为此事筹备多时的修慧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不仅让她的专业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也让她一颗“善意的爱心”落地,惠及更多孩子。

 

从“知行合一”到“身心合一”

“顺境修福,逆境修慧”,修慧说她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把智慧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感悟。“无论面对喜或者忧,都能够以适度坦然面对,无论追求富贵又或者名利,都能够适可而止,人生自然能因此受益良多。”

此刻,午后蜜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折射进来,细小的光珠随着人影轻微挪动,忽明忽暗,书案后的一袭仙衣飘飘,影随光动,一双纤纤玉手正执茶杯,本就美如画的场景,添上锐利又坚定的眼神又为这柔美中增加了一份飒爽。看起来柔美实则坚韧,修慧正如同她的名字,一席通透的话语直深心底。正如见面时的那道特殊“音符”。

“我并非专业心理学出身。”用她的话说,“我是半路出家”。但这并不影响修慧的专业程度。因为她一切都是从“心”出发的,爱心、耐心、善心更难得的是还有一份童心。或许正因为心底这根指标总是“偏向”青少年儿童,所以对这次筹备的行动她付出的心血更多。

因为热爱,她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先后获得尼泊尔颂钵疗愈师、高级催眠师(AAH)、系统排列导师(ISCFG)、OH卡深度觉察咨询师、中国教练协会NLP研究会学术委员、台湾心理学会萨提亚授证培训师、英国心理学会心理剧授证执行师与美国NLPUniversity授证NLP导师的资格。

但树高千丈,终须落叶归根。尤其在领略了国外的“风景”后,修慧更愿意将在西方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这样才更符合中国国情。”或许源自幼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对于国学、国医、国药都进行了大量精研。所以,在远行世界二十几个国家跟随不同心理学导师学习后,又让她对国医理论有了独到见解。

2008年,修慧跟随国际NLP心理学大师戴志强学习西方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在师父尽其传授下,她不仅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通过大量个案专精其技,博采众长、独自创新出一套中西方身心医学体系。这套体系是她由西方心理学、西方身心医学、中医药学、音药疗法、传统文化五伦关系疾病疗法等多种疗法相结合,独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身心正念疗愈方案。

修慧笑着说,如果不做心理咨询,她更愿意做“厨子”。没错,虽然看起来一副“不识人间烟火”的样子,但她还真是中华药膳创始人彭铭泉的传承人,其深得药膳鼻祖的喜爱。

知识普及帖中指出,现代药膳是在古代食疗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而来的,但又不同于古代食疗,古代食疗是“以食言疗”,是宫廷或达官贵人的个人行为;现代药膳是药材和食材的结合,是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的基础上,从以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防病、保健强身为主,治病为辅的大众化商品,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味佳肴。随着时代发展,现代药膳已成为在中医学、烹饪学、营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材与精选食材相结合,经过药膳师烹饪加工而成的,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和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现代的“药膳”一词出自《中国药膳制作经典》作者彭铭泉,原卫生部长崔月犁还为其题词:“振兴中医药”,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更是称之为“药膳第一家”。

药膳保身,正念愈心,如此的“身心合一”不可不谓之稀有。修慧便是如此“传奇”之人。在她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

现在,她正实践与推广中国特色的正念疗愈方案,并将其运用到了学校、企业、司法及全国各地心理学机构当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广泛赞誉。

除此之外,她还热衷于慈善公益,多年来都会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公益活动。提及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促进的初衷,修慧说,这还是源自其参加共青团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和“关爱留守儿童”等众多公益活动中,发现如今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这让她内心感触颇深。

所以她和她的专家团队自发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多场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并把独创的中国特色正念疗愈方案广泛运用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走过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这是我最想坚持下来的事”。至真至善的她无非就是希望能为全国青少年身心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2019年的冬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正念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雏形初具。

也许,2020年,修慧以及对她大力支持的中华儿慈会都会收获用汗水浇灌的丰硕果实。

其乃世间独行者,幸逢风雨同舟人。

上一篇:连天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金华:大美不言 大爱无痕
下一篇:黄建南:丹青十万八千里 情感境界铸艺魂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