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净心灵“灰尘”
2016-04-21 09:11:14 作者:张全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前几天有老友从外地来,闲谈中聊到单位一年轻干部。“她现在已经到省直机关工作了……”“她有啥背景吧?”我话没说完,朋友即插言道。我笑着反问:“你怎么知道的?”当听到该干部是农村出身、完全凭个人努力通过省直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时,朋友尴尬地笑了。

外地朋友对本地情况完全不了解,如何就轻易得出结论?况且这结论只是并无实据的猜测而已。“有鬼”“官二代”“关系户才能轮上”……如今喜欢“揣摩”事儿的可不止我这朋友一个。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遇事不是先察其究竟,而是“先往坏处想”,甚至是极尽嘲讽,这种习惯性质疑俨然成了一种通病。就拿升职这件事来说,任命年长的,有人说尸位素餐;任命壮年的,有人说肯定没少送礼;任命年轻的,有人说他背景深厚。这样的逻辑只能陷入死循环,到最后除了怨恨还有什么?

这些无端的揣测源于个别党员干部心灵“蒙尘”,导致认识不清、思想混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随着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杂音,像“如今社会就是这样”这一类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具有一定迷惑性,容易误导群众,必须正本清源,激浊扬清。

党员干部只有擦净心灵上的“灰尘”,才能不受污风浊气侵染,保障道德“底线”不被丑陋现象冲垮。倘若想当然地认为别人都挥霍公款了、行贿受贿了、买官卖官了,就引发内心的“不平衡”,从“不拘小节”走向“东窗事发”,那离追悔莫及的危险境地就不远了。以偏概全,弃善从恶,根子在于自家心灵有“灰尘”——物欲膨胀。自己心灵藏污纳垢,才会视别人都形迹可疑,进而放纵自己,最终害了自己。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意在内省自身,认清自己,然后才能看清外物。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搞好对照检查、深挖根源,着力查找思想差距、政治差距、道德差距、作风差距、廉洁差距、工作差距,真正把自身问题找准找对,善用“真诚”“正义”等洁净之“布”,擦净心灵上的“灰尘”。认知决定心态,心态又会左右行为,党员干部心灵“无尘”,才能在干事创业中守纪律、讲规矩,才能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

责任编辑:叶纪训

上一篇:正心修身铸利剑
下一篇:人人都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构建者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