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50条建言深圳壮大实体经济
2017-07-27 16:38:50 作者:编辑 来源:南方日报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经济特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深圳如何率先破局并作出示范?

近4个月以来,深圳市政协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的主题展开年度重点调研,全市268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分成8个调研组,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调研,部分政协委员还赴香港、广州、上海等地考察取经。

截至目前,这项年度重磅调研正式收尾,最终形成43万字调研成果(包括1份总报告、8份分报告、66名委员建议)。而43万字中,最为亮眼的是总报告中的“50条建议”。

A 把脉

深圳实体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7月25日,深圳市政协专题调研组给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重点调研总报告》(以下简称《总报告》),指出了深圳实体经济面临的新阶段与新挑战。

《总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能尚未完成转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在此背景下,深圳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向开放型经济过渡的阶段、包容增长转型阶段、向工业化后期迈进阶段、创新深化阶段、国际化向高级发展阶段。

《总报告》指出深圳实体经济面临的六大“新挑战”,即经济发展减速换挡、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新旧动能还在转换、要素成本处于高位、空间瓶颈制约凸显、社会发展亟待补课。六大新挑战中,后三项尤为突出。

B 支招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症结”,深圳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八个方面的50条建议。其建议思路是:通过深化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通过扩大开放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通过聚力创新培育持续增长新动能。

记者梳理50条建议,特别就划定工业红蓝线、发展“飞地经济”、成立产业外迁服务机构、深化深港合作等亮点建议进行提炼式解读。

试点税制改革扩大减税范围和标准

《总报告》指出,在人工、原材料等刚性成本上涨的前提下,减税降费还有较大操作空间。

为此,调研组建议推动减税降费,降低实体经济发展成本,尤其是发挥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的优势,优先试点税制改革,推动税收制度创新。具体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降低间接税比重,从目前90%的比重逐渐降低至70%以内;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对纳税人各种收入的应纳税所得进行综合征收,扩大减除费用范围和标准,逐步将家庭教育支出、医疗费用、首套房放贷利息等纳入抵扣范围;加大直接税比重,加快研究制定财产税、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不仅增强税收的贫富调节能力,还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试点费转税改革,研究推进费转税改革,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收费乱象。

划定工业红蓝线杜绝城市更新“走样”

《总报告》建议,深圳应借鉴上海等地的做法,保障工业用地和先进制造业用地需求。

具体建议为:划定永久性先进制造业用地,确保先进制造业用地供应;在原特区外五区(新区)(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35%;“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40%。

调研组建议,深圳应制订具体行动方案,推进工业控制线在各区的落地执行,参照宝安区发展经验,坚持总量控制、集中连片、保大放小、分类定策四大划分原则,将工业控制线变成一项制度保护,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先进工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优质企业,严控工业用地功能调整。同时,划定工业红线和工业蓝线,工业红线用于保障产业长远发展而划定的工业用地底线,严控线内工业用途的改变,坚决杜绝城市更新把工业区转为其他功能。工业蓝线是为保障工业用地规模而划定的、可稳步转型的工业用地引导线,可在此空间范围内,有序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飞地经济”成立产业外迁服务机构

发展“飞地经济”是解决土地瓶颈的重要方式。为此,调研组建议深圳加速发展“飞地经济”,以此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具体建议为:由政府发改部门牵头进行产业链搬迁统一规划,在坪山、宝安或光明划出一定区域,承接原特区内产能的外迁。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的合作,探索诸如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或特色产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飞地”模式,实现产业链的统一规划、有序转移;加强与内地省市联系,以“深圳总部飞地制造”发展模式,共建合作园区。

调研组还建议深圳成立产业搬迁专业服务部门,为外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并收集外迁产业和企业的相关信息和因素,定期出具分析报告,辅助市政府决策。

缓解企业压力创新商业银行还贷模式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实体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调研组建议加快商业银行改造,助推科技企业发展。

具体建议为:创新商业银行还贷模式,缓解企业过桥压力。政府一方面应采取措施鼓励银行从“先还旧再借新”转向“先借新再还旧”,减低过桥资金的风险,甚至可以引导成立基金满足企业过桥需要,大大减低企业和银行的担忧和风险;另一方面要规范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

同时,建议打造专业的科技特色金融团队,并创新金融服务方案和产品。根据科技创新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不断丰富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种类齐全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如初创期的人才贷、互保金贷款、创始人个人融资服务等;成长期的贸易融资、订单贷款、研发贷等;成熟期的股权质押贷款、综合授信服务等。另外,加强银行与投行联动,继续探索新型“投贷联动”模式;加强银行与专业中介服务平台合作,解决银行技术专业经验不足的难题。

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产业园区

从一流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角度审视深圳国际技术双向转移不足的缺陷,调研组建议深圳加大对国外先进科技的引进力度,利用创新资源改善深圳的劣势和短板,尤其是改善深圳基础性研究和原始性创新方面的不足。

建议具体提到,支持国际技术转移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外资企业、国际知名大学在深圳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与合作办公室。调研组建议深圳建立“中瑞创新合作产业园”,推动瑞士首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园在深圳落地。“中瑞创新合作产业园”可以选址在与瑞士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中国时间谷(光明新区钟表基地)。尽快落实多个瑞士创新孵化器、创投项目在深圳落地,深入探讨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与深圳应用科技大学的合作办学。

深化深港合作打造“跨境创新走廊”

《总报告》指出,壮大深圳实体经济,应从全球视野谋划竞争新优势,深港必须以更高效的方式统筹资源、优势互补。

为此,调研组建议发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优势,拓宽企业发展平台;利用河套创科园平台,打造科技研发中心;发挥香港金融优势,开拓企业融资渠道;借鉴香港体制优势,提升产权保护水平;实行深港资格互认,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调研组建议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成为国际性科技研发中心。深圳可鼓励实体企业进驻河套区创科园,在此设立合作中心,直接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香港优质高等院校对接,形成最具活力的科技研发合作中心。从长远看,河套区西北有“深圳科技园”,东南有新界东北开发中规划的“古洞北科研发展区”和“香港科技园”,具有极强的联动地位。深港可以共同打造“深圳南山科技园—福田保税区—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古洞北科研发展区”的“跨境创新走廊”。

上一篇:268名市政协委员兵分八路展开重点调研
下一篇:深圳外贸进出口实现飘红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