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 幸福鹏城
2016-12-16 11:08:39 作者:盛佳婉 来源:深圳特区报

民生保障是社会进步的“磨刀石”。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今年以来,从保基本、兜底线的整体谋划,到可圈可点的具体措施,再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深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铸就了新的篇章。

民生保障 “实”字当先

保障民生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深圳市各级党委政府在落实民生保障上“实”字当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

这是一组温暖人心的数字。今年,深圳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九大类民生支出1394亿元,比上年增加近300亿元,增长26%,加快弥补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短板,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惠及基层、惠及困难群体。其中,安排教育事务支出215亿元,重点保障基础教育以及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和特色学院增支需求;着力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01.1亿元;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动多渠道筹集保障房房源;推动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安排力度,安排对口扶持专项资金25亿元,专门安排市内困难群体帮扶专项资金10亿元。

不断攀升的财政数字,成为百姓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更多受益的有力保障。

民生落实举措铿锵有力

一年过去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

教育更加公平。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新增3.09万个公办学位,加快了一批普通高中建设。

出行更加方便。今年6月28日,地铁11号线通车;

10月28日,地铁7、9号线同时通车,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285公里,已运营线路达到8条,线网规模位居国内第三。

看病更加容易。为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深圳市政府于2014年9月22日启动了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重点引进和培育“名医、名院、名诊所”,到今年9月,全市共引进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这些团队“输血”更是“造血”,有效地提升了深圳的医疗技术水平。

住房保障更加完善。今年,全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计划新开工及筹集6.15万套,竣工5.14万套,供应4万套。截至10月底,全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房已供应3.8万套,完成率达95%。年底前还将有9000套房源配租配售。

社保覆盖面更加广泛。社保是民生之基,截至10月底,我市社会保险各险参保人数已全线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总参保为5504万人次,同比增加6.6%,再创历史新高。

创新助力,共享发展红利

织就牢固的民生保障网,不仅需要舍得真金白银,更需改革创新。这几年来,深圳不断发挥经济、金融等优势,以财政投入作为杠杆,撬动社会力量进入民生保障领域,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

去年11月1日,深圳市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推出“一人20元,健康保一年”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所有深圳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可自愿参加重疾补充医保。这是对罹患重特大疾病参保人的精准减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两个医保年度下来,预计应赔付待遇总额为1.8亿余元,共计1.67万余位投保人受益。至此,深圳已经成功构建基本医保、地补医保、重疾补充保险的三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参保人牢筑多层健康保障防线。

今年,在深圳率先试点的“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暴风(扩展到狂风、烈风、大风)、暴雨等15种灾害,扩大到这些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和核事故风险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残疾救助、身故救助等,同时,还新增了住房损失补偿。

让民生幸福的含金量更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5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努力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们不懈的努力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民生工作的要求也更加多元。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健康。随着食药民生工程的实施,我市的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从2013年的95.4%提升至今年10月底的98.5%。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从2013年的95%提升至今年10月底的97.3%。

社区是打通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提升民生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今年深圳为社区发放“大礼包”,每个社区最高可申请200万“民生微实事”经费,解决社区里的小事、急事和难事。截至10月底,今年全市各区开展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经费预算超16亿元。

责任编辑:谢景春

上一篇:专家点赞罗湖棚改解决城市“痛点”
下一篇:弘扬艺术经典 助力文化建设 深圳成立多元收藏协会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