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物育种形成产业链
2015-01-14 09:38:58 作者:谢静 来源:深圳商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圳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城市。但很多人不会想到,深圳却手握着现代农业的“芯片”——种子。

1月13日,深圳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座谈会在深圳举办,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多个生物育种团队、多项成果突破世界技术难题,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育种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生物育种产业在源头上有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分析,嫁接桥梁的又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机构的支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完全畅顺,而且还有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团队,与农民“零距离”接触。

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建制,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土地中,农业用地仅10万亩,可是这片土地上总是不乏奇迹。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农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陆续引进和培育十个国内外一流的拥有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深圳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以深圳培育引进的深圳市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邓兴旺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为例。该团队已完成的核心技术及成果包括新一代杂交育种技术体系,非转基因、抗除草剂优良性状作物新品系,全基因组分子辅助育种平台,重要农业性状基因的挖掘和使用,典型药用价值植物的重要性状及品质改良等。近几年来,该团队已申请核心发明专利22项,已有4项获得授权,相关配套技术申请发明专利46项,已有20项获得授权。

多项成果刷新世界纪录

不要看深圳没有农田,现在发展农业,谁站在农业生物技术的最高峰,就是世界农业的领头人。”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开松告诉记者,如果把现代农业比作IT业,那么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

目前,深圳团队的多项成果已突破世界技术难题或刷新世界纪录。以杂交小麦为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科技攻关项目,由于小麦遗传机理非常复杂,所含基因数目庞大,是水稻的40倍,是人类的5.5倍,因此全世界杂交小麦的研究虽然历时70多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至今没有大面积推广。

冯树英团队是深圳市近年培育引进的十个团队之一,他是创世纪种业F型三系杂交小麦首席育种家,作为深圳市杰出人才的冯树英,创造出世界独特的F型三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并选育出增产幅度达15%的小麦杂交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创世纪的另一个团队,杂交水稻首席育种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邓启云博士团队所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Y两优900,2014年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到1026.7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全球最大测序平台托起育种产业

在众多种业研发团队创造“奇迹”的背后,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平台华大基因功不可没。

华大基因旗下的华大农业,定位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支撑平台,推动农业相关物种的改良和新的生物经济的发展。华大基因副院长张耕耘博士告诉记者,华大基因牵头完成的跟农业相关的物种测序占全球完成量的75%以上,华大基因的农业相关物种基因组测序数据量占全球相关数据量的70%以上。

记者还从华大基因了解到,华大基因现已实现了从基因组到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的全线贯穿,在基因组层面全球跟农业相关的物种有三分之二的物种在华大基因的平台上得以破译。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华大基因可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育种方式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谢景春

上一篇:深圳捧回17项国家科技奖
下一篇: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正式挂牌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