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学》节选十四:综合分析法研究医案举隅
2016-03-17 15:39:07 作者:王忠 来源:《医案学》

21.jpg

作者按:浩翰之中医医案,承载了无数医家救人活命之术,蕴涵着多维的儒释道精髓,演奏出无穷的中医意象思维奇艺的华章。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今天,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医案之学显然富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案1:任继学治疗中风医案

李某,男,57岁。患者右半身活动不利、嗜睡3小时。

初诊:患者头痛呕吐,继之出现右半身活动不利,嗜睡,呼之能应。脑CT显示:脑出血。刻下症:右半身瘫痪,嗜睡,面色潮红,气粗息鼾,舌苔薄黄,脉滑。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风阳上扰;西医诊断:脑出血

治则:祛邪,平肝潜阳,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3g(单煎),玳瑁10g,炒水蛭3g,虻虫3g,豨莶草25g,白薇15g,石菖蒲15g,川芎10g,地龙10g,胆星5g,珍珠母50g,4剂,口服(灌服)水煎,日1剂。

二诊:服药后,神清,脚能抬起,大便头干后稀,此乃肝克脾,亢阳损伤脾胃之征。肝与大肠相通,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应注重阳明,观察大便。治当以肝肾脾三脏并调为上。治以自拟方。

方药:玄参25g,白薇15g,桑椹子20g,白芍15g,牛膝20g,生黄芪30g,炒水蛭5g,地龙10g,黄精20g,豨莶草25g,熟地20g,砂仁10,4剂,口服(灌服)水煎,日1剂。——摘自《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

按语:本案特点为,中年男性;中风急性期;风火上扰明显,应防邪热内闭、腑实之证。该患久病多年,肝肾阴亏已久,劳则阳气外张,风阳鼓动气血,上冲犯脑,络破血溢而成中风。面红、脉弦滑、头痛、头晕等,此为风火相煽之征。任老认为,脑出血必有瘀,故当先以祛邪为主,兼及开窍;之后当注意阳明,一定注意观察大便,一旦大便秘结或有秘结的倾向,要通导大便,泻阳明之火;随证之变化而加减治疗。病人发病3小时即来诊,所以一诊以潜阳化瘀开窍为主;二诊患者大便先硬后溏为肝克脾所致。故加用健脾药熟地、砂仁等。任老能根据症状判断患者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防治变证,该患一直未出现腑实证,大便畅通,终获显效。

 

案2.颜德馨治疗中风(风痰上扰证)案

汤某,男,60岁。左侧半身不遂,昏迷1天。

初诊:今晨猝然神识昏迷而倒地,伴左侧半身不遂,呼吸气粗,喉间痰鸣辘辘,面色潮红,腹胀便秘,语言謇涩,小便自遗,脉来弦滑,舌苔厚腻。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经常头昏头痛。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风痰上扰,痰浊阻络;西医诊断:脑出血

治则:平肝熄风,开窍通腑。

方药:羚羊粉1.2g(分2次冲服),钩藤12g(后下),天竺黄9g,竹沥半夏9g,净橘络3g,广郁金9g,桃仁泥9g,远志肉6g,九节菖蒲9g,生大黄9g(后下),另至宝丹1粒,分2次化服。

二诊:大腑已通,排便两次,神识随清,腹胀亦松,喉间痰鸣已少,呼吸较平,小便自知。惟左半身不能自用,言语謇涩,脉来弦滑,舌苔黄腻。肠腑积滞下行,肝风初平,痰瘀横窜经络,廉泉受阻。

治则:当熄风化痰,祛瘀通络

方药:羚羊粉1.2g(分2次冲服),钩藤12g(后下),天竺黄9g,竹沥半夏9g,净橘络3g,广郁金9g,云茯苓9g,陈胆星9g,紫丹参30g,豨莶草15g,九节菖蒲9g,2剂水煎服。

三诊:经熄风化痰,祛瘀通络,神志清楚,气粗痰多亦瘥,仍舌本强木,言语謇涩,左侧肢体不用,脉弦已缓,右部寸关细滑,舌苔厚腻。内风初平,痰瘀阻络,气血运行失畅,转为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处方:西当归9g,赤白芍(各)9g,紫丹参30g,杜红花9g,左秦艽6g,竹沥半夏9g,净橘络3g,豨莶草15g,怀牛膝9g,宣木瓜9g,桑寄生12g,7剂。

上方加减出入,并配合针灸治疗2个月,逐步康复。——摘自《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中医心脑病诊治精华》

按语:本例特点为,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多年;中风急性期;有腑实之证,急当通腑泻热。患者高血压多年,平素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挟痰瘀阻遏清窍,横窜经络,挟痰上攻,气血扰乱,血随气升,损伤脑络,而成中风。猝然神识昏迷,痰鸣气粗,面色潮红,脉弦滑,苔黄腻乃肝阳化风夹痰瘀之候。颜老一诊以羚羊、钩藤平肝熄风,桃仁、生军祛瘀通腑,半夏、橘络、远志、菖蒲等及至宝丹豁痰开窍,一剂而症势大定,得力于大黄釜底抽薪,火降风平,诸症随减。后用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配合针灸,2个月后即能扶杖而行。

 

案3:颜德馨治疗中风(肝肾阴虚证)案

杨某,女,74岁。

初诊:1993年3月4日,患者在1米高处晾衣服时跌倒在地,左面颊着地,意识不清,由家人抬起后,即见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下肢活动欠利,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入院作CT检查:两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脑萎缩,双眼向左凝视,麻痹,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向左歪斜,左上肢肌力Ⅰ度,左下肢肌力0级,右侧肢体活动好,感觉无缺失。刻下症:左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咳嗽频作,喉间痰声辘辘,大便秘结,意识昏昧,脉弦滑结代,舌紫暗苔黄腻。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房颤病史5年,长期服用消心痛、心痛定,1978年左眼底出血,1988年胆囊切除,1991年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992年腰椎压缩性骨质疏松。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治则:清心熄风,祛痰化瘀,防有变端。

方药:生石决明30(先煎),山羊角30(先煎),黄连3,石菖蒲15,制胆星9,生蒲黄30(包煎),白金丸9(包煎),赤芍9,桃仁15,川穹15,威灵仙15,海藻15,牛黄清心片4片(吞),生大黄9,7帖。

二诊:药后大腑畅行,症情改善,意识少清,疲倦易睡,胸闷已瘥,语言謇涩,口角歪斜,左侧肢体不用,纳谷不香,脉弦滑结代,舌红苔黄腻。药症合拍,上方停牛黄清心片,去大黄,加水蛭3g,7帖。

三诊:服药14帖,语言较前为利,口眼歪斜已复,纳食渐增,二便通调,左上肢活动欠利,左下肢活动明显改善,能在扶持下行走,肌力3~4级,上方加伸筋草15,续14帖,同意出院,门诊随访。——摘自《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中医心脑病诊治精华》

按语:本例特点为,老年女性;高血压多年;中风急性期,有痰热腑实之证,急当通腑,解除病之急候。患者高血压多年,加之形体肥胖,肥人多痰,痰瘀同源,心气不足,帅血无力,经络闭阻,遏于手足厥阴心肝二经。又因跌仆致中,素为肝阳夹痰瘀之体,风火相煽,痰瘀交搏,气血逆乱,中风发生。颜老初诊用清心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汤丸并进,大黄尤为着力之笔,撤热有釜底抽薪之力,降火有导龙入海之功,入血直能凉血散瘀,大腑一通,气机由逆转顺,于醒脑恢废大有神效。拨乱反正后,梳理各类病理产物又为切要之举。

综合分析法分析如下:

对以上3个医案进行综合分析法为:中风的发生多风邪引动内在的痰瘀,发病之后,风邪之象渐减,而痰、瘀、热之象渐重;痰瘀化热,痰热重者,阻于中焦,浊邪不降,腑气不通,表现为便秘、舌红、苔黄等腑实之象,更加重中风的病情。因此,根据“病在上,取之下”,上病下治的理论,从调理脾胃入手进行治疗,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形成通腑治疗中风的基本法则。金元时期的张从正正式提出针对中风病中腑而出现便秘的患者,采用通腑的方法,并创立三化汤(大黄、枳实、厚朴、羌活),方中用大黄苦寒泻下,荡涤肠胃,泻下通便,枳实、厚朴通畅腑气,消除痞满,便通后使热从下解,釜底抽薪,脑络通,从而有效治疗中风,运用了“上病下治”的理论。明代王肯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风便秘,牙关紧急,粥浆不入,急以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加甘草、生姜)”,此方中用大黄为主,佐以芒硝,泻热通便,是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具体应用。后世张锡纯在其著作中,提到“其人之血随气而行,气上升不已,血随之而上升不已,是以治此证者以通大便为要务”“初服建瓴汤一两剂时,可酌加大黄数钱”。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通腑法治疗中风这一理论不断被完善,可以说是医案研究“实践法”的具体实施。

现代医家通过深入地研究医案,广泛运用这一理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上述三则医案即是通腑泄热法应用的临床实例,均处在于中风急性期;治疗上均用了通腑之法,只是依病情不同、医家不同,又有个性化的发挥。第一则医案,病人无明显大便秘结,而是大便先干后稀,判断为肝郁乘脾,给予健脾药熟地、砂仁,大便一直通畅;二、三则医案有明显的大便秘结,故给予通腑之大黄,使热邪从下而走,釜底抽薪;祛瘀通腑和凉血散瘀通腑,离不开通腑之法,最后获得良好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促进肠蠕动而起到通便的作用、实验证明大黄煎剂的泻下作用受煎煮时间、加热温度和酸碱性的影响,长时间的加热会使大黄致泻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的泻下效力降低,所以方中大黄多后下,加强通下之力。由此可见,中风急性期,随时观察是否有腑实之证,并及时通腑至关重要,能有效改善神志和退热,是中风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只要治疗得当,能够转危为安。

该法也进行了临床实验验证。王永炎教授对中风急性期158例病人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总有效率82.3%,显效率51.3%,有效缓解发热、神志障碍的症状,缩短急性期病程,顺利度过急性期而取得好的疗效。王永炎教授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创立了“星蒌承气汤”,并制成成药,临床推广疗效显著。但通腑泻热法的实施层面的探索仍需不断进行,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或者高热的中风病人,大黄的具体用量,以及相关配伍等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

 

上一篇:《医案学》节选十三:实践转化法研究医案举隅
下一篇:《医案学》节选十五:叶天士医案选析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