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一屋限两人”无法根治群租房
2013-07-22 14:30:35 作者:赵昂 来源:工人日报

日前,北京市出台了对房屋租赁的限制标准,要求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2,并且将加大群租房整治力度。平心而论,群租房的存在不仅影响整个居住小区的环境,其租客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北京市采取这样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这样的,并不是治理群租房的上策。

群租房既然存在,那么就说明其有市场需求。对于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外地来京人员而言,找份工作尚且不易,就更不要谈月薪如何了,群租房的租金正好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即便租户对群租房的居住环境和安全隐患心知肚明,但除了群租房,他们还有别的选择么?

导致租户愿意选择群租房的原因居室房的租金过高,而导致居室房租金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多重的,在严厉的宏观调控和限购政策之下,致使新增的可出租房源减少,推动房租水涨船高。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区区850公顷商品房供地计划,最终仅完成32%,而这一计划本身已经比2011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而在群租房乱象的背后,亦显示出保障性住房的缺失。有关部门应当变限为疏,加大租赁型保障房的供应力度,例如兴建一些类似学生宿舍的青年公寓,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各类社会和经济组织参与其中以筹措资金和土地。

目前,群租房往往出现在一些新建小区,业主不在本地或者怠于料理出租事宜,便将房屋包租给中介,中介为了牟取更高利润便将房屋分割出租。虽然在北京郊区,有许多居室房的房租并不比市区的群租房高到哪里去,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租户宁愿挤在城区的群租房,也不愿租住郊区的居室房。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另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按照人均5平方米、每屋住2的这一标准,别说租户,许多北京市民住房条件也不及此,尤其是在中心城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全市668万户家庭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竟有91万户,有45万户两代人家庭和3万户三代同堂家庭挤住在一间住房里。对于这些住房条件尚且不及群租房标准的本地居民,也应当及时通过棚户区改造来改善住房条件。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年轻人,明知群租苦,却依旧偏向北京行,是因为机会和资源在特大城市过于集中。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中,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使其成为吸纳各类人才的梧桐树。对于现阶段群租房问题,与其,不如采取更多疏导办法,而这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能力和智慧。

上一篇:走出“好心没好报”的思维定式
下一篇:“汽车之城”缘何申请破产

推荐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