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康保成:《百家讲坛》热过去了,正好回归常态
2015-10-23 07:20:46 作者:李国辉 张云竹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11.png

提倡坐“冷板凳”的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首上《百家讲坛》“以戏证史”

近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保成受邀站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起了民间津津乐道的《杨家将》。康保成也成为广州学术界首个在该栏目主讲的学者,其以戏曲故事结合史实的对照演讲方式也成为《百家讲坛》上的创新之举。

上周,已年过六旬的康保成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上《百家讲坛》不希望纯粹地讲故事,而是希望有些学术含量,并能结合民间热点。

对于《百家讲坛》曾捧红了如易中天、余丹等不少的学术明星,康保成表示,他并不指望成为“学术明星”,只是想一如既往地在中国戏剧史的研究领域里坐冷板凳。他甚至批判在学术普及的过程中,一些学者陷入了金钱与名利中汲汲营营。

羊城晚报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张云竹

A 揭秘录制过程  没有观众只能自说自话

康保成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早在数年前,就曾与《百家讲坛》结缘。他说:“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曾力荐我上《百家讲坛》,该栏目制片人那尔苏先生早在数年前南下广州,就和我进行过接触。”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今年3月,由康保成主讲的《戏里戏外说历史》才正式开录,从3月持续到8月,整整5个月时间,录制了18期节目,其中《揭秘杨家将》8期、《长生殿》4期,《赵氏孤儿》6期。

对于上《百家讲坛》讲故事,康保成称自己“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他说:“老同学、《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王立群教授曾为上《百家讲坛》付出了‘七根火柴棍’的代价。”这里所说的“七根火柴棍”,指的是他心脏里装的六根支架和一根奥运火炬。

康保成说:“王立群先生因上《百家讲坛》而名声大振,荣幸地成为奥运火炬手,但个人健康也因此受损。其中甘苦,自非我等局外人所能尽知。可是,上电视讲课绝非易事,我却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

他告诉记者,在央视录制的时候,现场没有观众,只有刺眼的聚光灯对着他,眼前一片黑暗,当时一下就蒙了。

平时上课有学生,你可以互动,你讲什么学生也有反应,对你有什么意见学生也会表态。现在就是几个大的聚光灯对着你,你除了能看到摄像机下面的钟表时间外,其他都看不见。”康保成认为,要讲好一个故事并不容易,他甚至表示,在当时的录制现场只能是“自说自话”。

羊城晚报观察发现,康保成在《百家讲坛》中结合戏曲说历史时,其铿锵的表情,多变的神态,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一张“戏曲脸谱”一般,活灵活现。

康保成师从著名学者王季思和黄天骥,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而他的教学风格在中大也一直广受好评。

B “以戏证史”新讲法  讲好故事又不误导观众

《杨家将》在古代文学史中几乎没有地位,中国文学史上给杨家将的篇幅也很小,就在明代小说里面提到一点点,而在戏曲文学中也几乎完全不提。康保成为何选择它搬上《百家讲坛》讲述?

传统戏曲中的历史故事与历史真相到底有几分相似?作为一个研究戏曲文学的学者,如何将这些戏曲故事搬上《百家讲坛》?这些戏曲故事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口述文学,如何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又不容易误导观众?

对此康保成本人表示,无论是《长生殿》、《赵氏孤儿》,还是《揭秘杨家将》,他都不希望纯粹地讲故事,而是希望有些学术含量,同时能提起大家兴趣。

我是做戏曲小说内容研究的,戏曲难道不能讲通俗吗?不能讲生动吗?不能向观众普及吗?学者把你最熟悉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讲出,把科研成果通俗化,接地气。而且,通过讲自己研究的领域,对观众有更多正确的引导。”康保成说。

对于是否会对观众造成误解,他表示:“我个人初衷并不是要大家相信我所说的一定为真,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我做的研究也不见得百分之百是对的,我只是给大家茶余饭后增加一些谈资。”

康保成还分析称,事实上,民间传说、口述文学,有时候会反映历史本质的真实。“比如,《杨家将》中的杨业有7个儿子,有老婆吗?毫无疑问,有啊!没有老婆哪来的7个儿子呢?那有没有可能还有女孩?完全可能。所以,民间文学编出佘太君和八姐九妹,虽与正史不合,其实恰恰反映了本质真实。”他强调:“有时民间文学、口述历史、口述文学,看起来像是瞎编,没有史料依据,但官修史书里没不一定真没,只是没记载而已。”

据一位了解《戏里戏外说历史》整个制作过程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康老师从戏曲入手讲解历史,以戏证史,将历史和文学互相参证,这种讲法,确实是《百家讲坛》开坛后的第一次。”

康保成表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戏曲既普及了历史知识,也歪曲了历史真相,如何让大家通过戏曲了解真正的历史,同时又能将二者区分开来,不被错误的观念和所谓的“常识”欺骗,是个很大的课题。

C 倡导学术通俗化  学会大专家写小文章

《百家讲坛》最红时被誉为“造星机器”,并捧红了一批学术明星。这些学术明星出场费不菲,甚至可与歌星、影星比肩。

然而,多年过去,观众审美疲劳渐显,带来了《百家讲坛》收视率的直线下降、相关书籍不再火爆,这些都标志着《百家讲坛》可能已热度不再。

有人甚至直问康保成:“你现在才上《百家讲坛》,会不会太迟了?”

对此,康保成的观点是:“无所谓迟不迟,一切只是缘分”。他在《百家讲坛》录制完节目后,将会出版一本《戏里戏外看历史》的书,在其后记上,康保成也直言,现在《百家讲坛》的热度过去了,其实是回归了常态,他并不指望成为“学术明星”,只是想一如既往地在中国戏剧史的研究领域里坐冷板凳。康保成还批判称:“有些学者在名利与金钱光环中汲汲营营,这对于整个学界来说,很不正常。”

面对诸多学者站上《百家讲坛》后有可能面临的“毁与誉”,作为学者,还要不要参与到学术普及里去?对此,康保成表示:“我的看法是肯定的,一个字,要。”

学术应该如何通俗化,如何普及?康保成说:“有一本杂志叫《文史知识》,《文史知识》的宗旨是大专家写小文章。同时,以前在自然科学界有很多名人写科普文章。那为什么我们人文学者不能做通俗易懂的、接地气的学术?我对这一点毫不犹豫,认为我们不但可以介入,而且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对话康保成——

听起来只那么一点,其实我积累了20年

谈演讲内容:“自己的东西才能讲得最精彩”

羊城晚报:您的研究领域有很多,包括像古代戏曲、近代戏剧、元明清文学、傩戏、戏曲民俗等领域,怎么从这么多领域中挑出好的故事?这个过程困难吗?

康保成:说实话,挺麻烦的,我讲《长生殿》只讲了4集。但这都是干货,一点水分都没有。因为这来自于我20年前和日本学者竹村则行先生合著的《长生殿笺注》。观众听起来就那么一点东西,好像很轻松,实际上我积累了20年。

有一些人的做法我不以为然,是他的强项他也讲,不是他的强项他也讲,那么讲到最后,没有新意啦,不是自己通过研究得出来的东西,这会导致他讲得不精彩。

什么东西能够讲得最精彩?自己的东西,发自内心的,他是记得最清楚的,不用去背讲稿,一下子涌出来,让你讲得妙语连珠。

我讲课还有一个目的,是想让观众看了节目后,能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吃过鲜荔枝。但你想过没有,把新鲜荔枝放在筐里从岭南快马加鞭送到骊山华清宫去,从生活常识看这不可能啊!荔枝是最不容易保鲜的,广东荔枝的产地离长安有多远?当时快马加鞭要走多少天?回头再看最早提到贡荔枝的中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里是这样说的: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于是我就钻研这些有趣味的学术课题,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对和不对大家可以争论。一个被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往往有错,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力透纸背地观察。

谈学术传承:

浮躁之风影响学界造成“时代病”

羊城晚报:您曾在国内、国外都担任过大学教授,对国内学术普及比如在您的研究领域戏曲文学方面,您认为有哪些方面不足?

康保成:古代文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比例很小,关注的人也较少。戏曲呢?更小,它是古代文学中的一小块,因此研究它的人就更少,这很正常的。不正常在哪里?在整个社会过于功利之后,对古代文学研究和戏曲研究都有影响,比如说浮躁,不能扎扎实实地坐冷板凳,磨多少年磨出一本像样的东西来。

我以前在开“古典戏曲研究”课的时候,让学生最后交一篇论文,竟然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抄袭,这是时代病!我们一般的研究较多,精尖的研究很少,能够在学术界作为标杆,若干年以后都推不翻,这样的东西更少;我们缺乏领军人物,比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这样的大家。

羊城晚报:您在国内外教学数十年,对比国内国外学者,有什么区别?

康保成:我们现在在机制上,在做学问自觉程度上,和国外学者有差距。多数老师60岁退休后,自己专业就不再提了,对此情况美国、日本学者看不惯,觉得很奇怪。能够把做学术,不仅仅当作一份职业、事业,还当作自己生命一部分,我觉得我们很缺乏这个。

责任编辑:叶纪训

上一篇: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惠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下一篇:珠海民办高校校长向外国友人畅述“一带一路”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