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人才纷至沓来 在深全职两院院士达20名
2017-08-21 10:11:53 作者:徐恬 余励斯 来源:深圳商报

今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宝安石岩湖“国际院士村”项目也正式启动,两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两院院士首批入驻“国际院士村”。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我市杰出人才引进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在深全职两院院士已达20名;2016年新增认定的杰出人才总量是前3年认定量的总和,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认定杰出人才28人;今年上半年确认“孔雀计划”人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1%,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认定国内高层次专业人才6523人、“孔雀计划”人才2449人,表明深圳的综合创新环境已经对“高精尖”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引进一名院士、诺贝尔奖得主,给深圳带来的不仅是一个高端的科研团队,更是一个先进的学科。深圳下大力气引进院士、诺贝尔奖得主,向契合深圳产业发展方向领域的顶尖人才伸出橄榄枝,就是要让这些“人才中的高精尖”成为推动城市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深圳的转型创新添薪助燃。

杰出人才引进取得突破性增长

助推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人才保障智力支撑,离不开杰出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实施杰出人才培育引进计划”被列为第一条措施,提出“未来五年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潜力的人才并争取入选3至4名,重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两院院士等杰出人才15名左右”。2016年以来,我市杰出人才引进取得突破性增长,2016年新增认定的杰出人才总量是前3年认定量的总和。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认定杰出人才28人。

深圳太有吸引力,吸引全国院士来深圳。”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在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首期研修班上演讲时这样感慨。院士,位于创新人才的金字塔尖,过去30多年深圳一共引进了13名院士,而2016年深圳就新引进了全职院士7人、双聘院士26人,并实现“零突破”引进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全职院士。目前在深全职两院院士已达20名。深圳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说:“我们来这里是实现之前不能实现的梦想。”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说:“我就相信到深圳可以做事。”

今年4月,由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和由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同时成立。今年5月,宝安石岩湖“国际院士村”项目也正式启动,两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两院院士首批入驻院士村。按照规划,深圳将在石岩湖畔建设可容纳全球院士、诺奖获得者50名的国际院士村,入村科学家们将根据各自研究领域组建世界一流团队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未来将逐步组建由院士村、实验室、诺贝尔中心和产业园共同组成的科技产业链,实现“最后一公里”世界级顶尖高科技的转化。

深圳实施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多项奖励、资助政策“加码”。根据《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我市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每培养一名两院院士给予培养单位500万元奖励。2016年10月,深圳市领导为5位新引进院士各颁发了100万元工作经费和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免租住房的钥匙;首批8家引才成绩突出的单位获颁“引才伯乐奖”;2015年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孟建民所在单位——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获颁500万元奖励。

已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6523人

深圳不断向契合深圳产业发展方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我在全国各地考察了20多个创业园,最后选定深圳。深圳在创业方面,是国内感觉最像美国的地方。今年是我和团队在深圳创业第三年,我们感到来深圳创业很幸运。”林海晖是深圳引进的“孔雀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38岁时已是世界第二大金属颜料公司首席技术官,是国际“二代”水性金属颜料技术发明人。他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稳步走上首席执行官的职业发展路径,毅然来深创业,他带领团队在深圳研发出全世界最先进的“三代”水性金属颜料技术。

如今,像林海晖这样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正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结伴“飞”入鹏城,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年增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速。《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经认定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和海外A类、B类、C类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60万元奖励补贴。经评审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还提出强化博士后“人才战略储备库”功能,增加博士后设站数量,扩大博士后招生规模,加大外籍博士后招收力度,积极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到深圳从事博士后研究。深圳出台配套政策,流动站和工作站资助标准从50万元提高到80万元,创新基地资助标准从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出站留(来)深博士后人员的科研资助从10万元大幅上调为30万元。

扶持政策给了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更多“沉下来”扎实发展的底气。“1500万元对‘孔雀团队’的资助,对我的团队有很大帮助,我们把这些资金用在把材料做好、夯实专利等‘修好内功'方面,不特别着急用于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孔雀团队”之“二维材料先进光电器件研发团队”带头人张晗说。他带的团队研发的二维材料先进光电器件目前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在国内尚属空白。他说:“我们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潜心做好研发、夯实专利,等成果成熟以后再考虑成果转化。”

《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颁布实施后,我市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市已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6523人,其中杰出人才28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85人、地方级领军人才1801人、后备级人才4409人;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确认“孔雀计划”人才45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1%。截至今年6月30日,已累计确认“孔雀计划”人才2449人。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招收博士后306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市累计招收博士后3318人。目前,我市共有博士后流动站4家,科研工作站105(含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79家。

深圳向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

深圳这些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不仅在政策本身,还通过这些政策的推出,展现了政府引进人才的决心和姿态。这种不断改进的、适应当下形势的机制,是深圳长期保有吸引力的关键。”业内专家这样评价说。2016年底,市政协针对《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评议工作,评议总报告认为,“落实《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人才聚集效应增强,人才发展可持续性增强,人才流动取得新突破。”

深圳人才政策的优势,一是政策体系完善和灵活,二是舍得“下血本”把钱花在刀刃上,给了用人单位极大的底气。我市高校、企业等用人单位,充分利用政策利好,瞄准海内外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主动出击引才。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不少单位对于海归博士等高端人才需求紧迫。南方科技大学招聘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海外博士,给出理学类300万元至400万元、工医类400万元至6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等极具吸引力的条件。该校郑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现有300多名教师,100%博士学历,90%具有海外工作经验。学校的目标是要有800名至1000名教师,每年预计新增100名。”郑老师认为深圳的就业环境很有吸引力,薪酬也很有优势,感觉近两年有意愿回国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他透露,南科大教师岗位招聘的海归博士,年薪从几十万元至100万元不等,高的有200万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也向海外发出“博士订单”。比如研发总师岗需求交通信息、智能交通、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尤其需要具有超大规模、复杂城市交通系统研发经验者;大数据、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岗位也需要招聘具有较强科研学术能力的海外博士。

随着海归博士、“孔雀人才”等海外人才纷纷到深圳“碗”里来,深圳用人单位里多元化人才结构已成为“新常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招聘经理王玉森告诉记者:“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对于人才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和丰富,可以说各类岗位都需要海归加入。2016年招聘的应届生中,7%至8%为海归,而在公司的博士生群体中海归的比例更高。团队中随着海归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加入,潜移默化地会给本土人才带来观念、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积极效应。”

上一篇:优化营商环境!深圳半年为企业降成本超555亿
下一篇:天更蓝地更绿 美丽发展共赢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