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
2017-08-15 17:09:06 作者:翁惠娟 韩文嘉 来源:深圳特区报

140万红马甲、人均捐款全国第一、300多万人次无偿献血超676吨,第十四届关爱行动举办两万多项爱心活动、“日行一善”公益行动深入市民生活……

当我们以“文明”为关键词,聚焦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时,可以从一个个数字中感受到鹏城崇德向善的文明气息、领略到温暖人心的“深圳温度”。

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地”,深圳“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力度不断增强,文明创建步伐从未停歇,已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正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最近在市委常委会上指出,要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做好提升市容市貌、维护公共秩序、培育市民文明素养等重点工作,全力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8月3日至4日,中央文明办复查组在深复查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王伟中在出席4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时强调,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崇高荣誉,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他表示,深圳要切实把创建文明城市转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做精做细做实创建各项工作,推进城市文明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努力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局,勇当“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尖兵,更好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深圳勇当尖兵,正进一步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以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的持续提升,努力交出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

既“补短板”又谋长远,创新开展“文明素养提升六大行动”

最近,一条《2020年,遇到更好的深圳人》微信在深圳人的朋友圈里热转。

这是深圳市文明办联合深圳特区报推出的《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动画版,以手绘动画形式,对文明素养提升行动进行生动展示和创意传播,吁请市民一起关注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提升自身素养,期待“到2020年,市民整体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引领现代文明潮流、彰显国际文明水准的良好风范。”

活泼的动画版,推动《纲要》进一步深入人心。《纲要》于今年3月发布,是深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力度的创新之举。这是我省围绕“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一时代命题,以党委政府名义推出的第一个关于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纲要,其系统性、创新性、先进性均走在全国前列。

《纲要》提出开展“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等文明素养提升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纲要》出台后,全市各相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

在提升思想素养方面,深圳举办“中国梦:中国故事2012—2017”首届中国图片大赛,全面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在提升道德素养方面,深圳制定了《深圳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制度》;在提升法治素养方面,深圳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启动建设中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在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创新举办了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在提升文化素养方面,深圳向市民提供了一份包括28项品牌文化活动、覆盖全年12个月的“城市文化菜单”,首创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等国际性文化活动;在提升健康素养方面,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月”活动,启动市民健康素养体验馆群建设项目……

深圳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现代化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只有全面提升市民素养,才能为深圳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纲要的出台,既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需要,也是深圳按照中央、省文明委的期许,努力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方面‘出经验、树标杆’,在全国率先探路的一大创新之举。”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定海透露,近期,中央文明办对深圳文明城市创建的复查测评后,既肯定了深圳创建工作的亮点、特色和成效,同时也指出我市文明创建中依然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尤其是涉及公共秩序和公共文明方面。这些薄弱环节,需要我市各区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有求和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整改,推进城市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深圳文明创建,既要“补短板”又要“谋长远”。吴定海表示,深圳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亦立足长远,不断推动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是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深圳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标准,以文明创建为动能,正持续推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八大环境”的持续提升,不断将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努力建设一座崇德向善、和谐宜居、文化创新的文明之城。

既常态化又法治化,文明之城洒满法治阳光

深圳年轻,有活力,我们也正值青春,所以要把最美好的年华绽放在这里”“深圳创新活力很强,有很多机会,很适合创业”……

正值毕业生报到季,在深圳博物馆,一场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的“新校友毕业生专场”正在举行,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的100多名新入户高校毕业生交流着自己选择来深圳的理由,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今年2月,深圳通过了《深圳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这是深圳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又一创举,通过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从此,深圳的新市民们在培训中将迎来自己的“入市第一课”。课程引导着新市民全面、深入认识深圳这个大家园,而课程中的深圳社会医疗保险、人才激励、人才安居等政策解读,正是新市民们关心的问题。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深圳发扬特区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推出多项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创建长效化、常态化、法治化。

近年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修订出台“最严交规”、“控烟条例”、“无偿献血条例”等,坚持推进文明领域的立法、执法和普法,以法治精神和民族美德培育文明公民,建设文明城市。

近来,深圳新动作不断——刚刚出台的《深圳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制度》,让市民的善行义举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出台《深圳市文明过节工作暂行办法》,常态化开展节假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宣传劝导;制定《深圳市大型展会文明提升工作指引》,借助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文博会等重大文体活动,开展公共文明行为宣传劝导。此外,深圳不断加大文明主题公益广告刊播力度,积极挖掘新闻热点事件中的文明元素、文明话题,策划开展舆论宣传,凝聚社会共识。

不仅如此,深圳每月开展一次“交通文明指数”调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测评和调查结果在媒体公布,并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进行通报。

可喜的是,近几期的“交通文明指数”与“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得分都不断攀升,体现出这些测评调查对城市文明的督导推动作用。

既共建又共享,市民尽享文明创建的实惠

向敏阿姨在龙岗住了20多年了,她发现,自从社区的各种培训班开设以后,自己身边的老朋友们不打牌,也不追电视剧了,大家经常约着去上培训课,学点东西。

我越来越感觉到周边的变化,不止是马路变宽、绿化变好了,不止是街道上的小摊贩、小摆卖不见了,也不止是小区里的乱丢垃圾变少了,而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在悄然变化。”她告诉记者。

深圳人还喜欢在朋友圈里各种“晒”,充满自豪——

晒“深圳蓝”,为深圳天气点赞;晒“地铁里排长队”,为有序环境点赞;晒“人头涌动的书城”,为爱阅读的深圳人点赞;晒“红马甲”和U站,为志愿服务点赞……

广大市民,正是文明创建行动的“主角”和亮丽风景线。市民的精神风貌与行为习惯,正是文明创建最有说服力的指标。

为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在全市扎实推进,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活动蓬勃开展,让文明的风尚传播到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在全市开展的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活动,“文明微行动”“文明创建大家议”等主题实践活动,“七彩年华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季”、义工们的志愿服务深入基层,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局面。

在深圳,市民们自觉把文明变成日常的生活习惯——

他们遵守公共文明,斑马线礼让行人、拉链式交替通行、后排乘客系安全带;2017年4月的“磨房深圳百公里”,2万人徒步狂欢后片纸不留。深圳人崇尚阅读求知,日均读书41.48分钟,年均读书19.41本,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他们热心公益慈善,百万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角落,320多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

这座年轻城市,正因为对文明的不懈追求,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

上一篇:凝聚四级委员力量 更好服务中心工作
下一篇:牢记嘱托 勇探新路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