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在基层 和谐藏区行:秋访下红科
2015-11-12 10:22:50 作者:莫自才 罗连军 孙肇明 来源:青海日报

金秋,行走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蓝天、白云,溪流、湖泊,高山、草原……金黄色的主色调里,宁静的原野、成群的牛羊、和谐的生活,如诗如画,似歌似舞,在记者眼中不断变换,交替呈现。

这个季节,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这个时代,是牧区最美的时代——这种感觉,在地处青川交界、达日县南部的下红科乡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和印证。

第一次点亮路灯

瑞雪兆丰年。9月25日,去下红科采访的那个早晨,漫天飞舞的雪花笼罩着天空。从达日县城吉迈镇出发,翻山越岭过草原,百余公里的路程,因雨雪,走了3个多小时,中午时分才到达目的地。

去下红科采访前,也曾向不少人了解过下红科,熟悉的人介绍说,在历史上的下红科部落,能征善战、民风彪悍。解放后设红科区,后几经变革,复设下红科乡。其东、南部与四川省相邻,人口2200人,藏族占到99.5%。以前的下红科,给人的记忆是遥远、偏僻,经济落后、道路难行、治安混乱,谁说谁摇头。

现在呢?人们说,现在的下红科,那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信,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一路上,记者在脑海中构想了无数个下红科的模样,但走进下红科时,眼前依然一亮:新建的柏油路两侧,是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在建的商铺,商铺后面是一片安居小区。

到了乡政府,几个乡干部围拢过来,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传递了一条信息:“昨天晚上,我们乡新装的路灯全亮了。”

新装的路灯第一次点亮,对于大山深处长期守望黑夜的人来说,那种兴奋,不亚于生活困难时期的孩子们盼到了过年。

下红科好多牧民连县城都没去过,昨晚看到路灯亮了,纷纷走出了帐篷,围在灯下跳起了锅庄。”乡党委副书记关却太兴奋地描述着昨晚的情景,并将这种兴奋传递给了我们几个初来下红科的记者。

这里的群众以游牧为主,发展相对滞后,乡政府周边的住户,大多是没有牲畜或没有草山的贫困户,他们自己运来石头,买点木料,横七竖八地搭建一些简易房子,就住下来了,几十年都是一个老样子,几乎没变过。”

大家见到的这些,都是实施了平安与振兴工程的结果。”乡党委书记贾保拿出了一张以前的照片,一边让记者与现在的情景进行对比,一边说:“工程实施前,别说路灯了,连一条规整的砂土路都没有。”

贾保介绍,今年全乡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平安与振兴工程的1913.6万元资金,实施美丽乡镇建设工程。第一次对乡政府所在地进行了详细规划,从8米宽的马路开始建设,配套了人行道、路灯、广场、围墙、水渠,修建了两个安居小区,100多间用于贫困户增收的铺面,入冬前将投入使用。

下红科干净了、美丽了,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

沿着平整干净的柏油道路,穿过藏式风格的铺面和居住小区,来到群众临时居住的帐篷里,记者走访了61岁的外保老人,老人高兴地说:“乡里几十年都没有这么大的工程,这些帐篷只是临时居住,听说入冬前,就能搬进小区的新房子了。大家都在等着这一天!”

像外保一样,88户乡政府周边的贫困户有着同样的期待,期待着入住崭新的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这些无畜少畜、无草场、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们的生计,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与各族群众一道建成全面小康,各级干部的确动了一番脑子,下了一番功夫。

下红科与四川省色达县泥朵乡相邻、人员往来频繁,利用这个便利,把临街空地全部建成商铺,一定能打造一个商贸小镇。”美丽乡镇建设前,贾保的提议得到党委成员的认同:“不仅要让牧民有新房子,还要有商铺,通过经商,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步伐。”

设施不断完善,增收渠道变宽,为群众发展生产注入了生机,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群众认识到,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过上好日子。

联合党组织架起“连心桥”

在达日县采访时,听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以前,县上派干部去下红科工作,干部的头就会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都不愿意去。不愿去的原因除偏远、落后,更重要的是不好开展工作。

下红科、泥朵两乡,虽分属两省,但山水相连,以一条小河为界,两乡政府之间距离只有18公里。

历史上,因草山,矛盾纠纷不断,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两乡群众之间积怨颇深。尤其在1979年,两乡因草山纠纷,群众手持枪械,发生群体流血事件,造成70多人伤亡。

贾保说:“现在,两乡建起了联合党组织,化干戈为玉帛,关系格外亲密。”

为一探究竟,这次采访,记者特意跟随下红科乡干部,前住泥朵乡,拜访他们今年新结的“亲戚”——泥朵乡党委。

走进泥朵乡政府,乡干部们纷纷向贾保打起招呼。“书记乡长都出去了,快进屋里坐,他们一会就回来。”从语言表情可以看出,对于邻省的这位乡党委书记,泥朵乡的干部已经相当熟悉了。

入座不久,泥朵乡乡长呷他就赶回来了,一进屋,就握住贾保的手寒暄起来,虽然听不懂他们交流的藏语,但从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两位乡干部的关系非常亲密。

听说我们是为采访联合党组织而来,呷他立马用一口四川话向我们介绍起来:“前后对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群众相当满意,通过联合党组织,以前遗留的很多纠纷得到了解决,现在两个乡就跟兄弟关系。我还从贾保书记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处理日常事务更加得心应手。”

我也一样学到了很多啊,呷他乡长懂得多,有啥问题就向他征求意见,取长补短,我们乡干部的基本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贾保说罢,大家都笑了起来。

今年8月,为促进两地经济快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两乡党委以“三基”建设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目标,联合签订了跨省联合党组织协议书,共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边界和谐。以党建的力量,开创边界团结、稳定、和谐新格局。

联合党组织成立后,两乡党委明确了联合党组织及成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书记轮值制度、支部成员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自身建设制度,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管控、联席分析、重大事项决策等运行机制,还将每月20号确定为联合党组织生活日。

2011年,下红科牧民南中将泥朵乡牧民丝群打伤,经过两县政法委调解后,要求南中赔偿57万元损失。但几年来南中赔付了40万后便杳无音信。今年,听说两乡成立联合党组织,丝群找到联合党组织反映情况。

随即,联合党组织召开会议,将此事件作为联合党组织的第一件大事来协调解决,由下红科乡党委出面做南中的思想工作。

最终,丝群拿到了所剩的17万元赔偿金。说起这件事,丝群至今还有点不敢相信:“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乡上反映了自己的情况。没想到不到半月,在下红科乡干部陪同下,南中将钱送到了家里。我们俩人还握手言和,过去的事也不再计较了。”

呷他说:“以前两乡互不通气,各自为政,不说群众,就连乡干部之间,也会因一些小事互不相让,还在电话中争吵。现在,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像一家人一样服务两地群众,化解了不少矛盾纠纷,希望两地党组织长久联合下去。”

的确,以前两地不交流,有些事闹到县上、州上,不仅浪费时间,还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贾保回应道,现在两乡都以稳定发展为重,许多矛盾纠纷在村或乡一级就解决了。尤其南中事件的妥善处理,在两地群众中树起了联合党组织的威信。一旦发生矛盾,牧民会第一时间找到干部反映问题。

近几年,为保护生态,每年虫草采挖季节,下红科乡在公路沿线设卡,阻止外来人员进入。这下却挡住了就近去达日县城购物的泥朵乡群众。两地“结亲”后,大家认为,设卡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两地群众出行,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相互间的交流。经过研究改进,两乡群众只要到各自乡政府开具证明,就能在边界处自由往来。

难怪群众说,干部间关系亲密了,也不分青海四川了,好多事乡政府就能协调解决。比起以前,办事简单容易了,边界冲突少了,最终还是方便了群众。

联合党组织的成立,仅仅是下红科乡在平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随着平安与振兴工程等各项藏区工作的持续推进,下红科必将迎来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也会早日实现。

和谐发展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平安稳定是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前提,振兴发展是推进平安创建的重要基础。如今的下红科,有了政策支持,有了振兴发展的基础,有了平安稳定,绘就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采访中,外保跟记者聊起了对未来生活的打算。“乡上的铺面马上就能建好了,我打算开一家土产商店,卖点生产生活用品,生意肯定好。”

贾保分析,随着下红科与周边乡镇的关系逐渐好转,让一部分贫困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加快脱贫的最快方法。现在泥朵乡有5000多人口,去色达县城的道路不好走,很多泥朵乡群众都经过下红科去达日县城购物。再加上往来旅游人数增加,只要把基础设施建好,发展商贸集镇,生意一定会红火。

“88户拆迁户,每家按之前的住房面积可分到一套住房和铺面,居住有新房,经营有场所,政府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看着正紧张施工的铺面,外保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贾保看来,今年是下红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最快的一年。自今年房屋拆迁开始,乡干部就挨家挨户动员,一家一户地做工作,讲解项目实施政策,还结合全省开展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等重大活动,向群众讲解省委省政府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的意义、好处,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设。

只要心往群众身上想,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由于海拔高,下红科冬长夏短。为保证工程今年完工,拆迁中不让群众受损失,乡政府采取群众自拆的办法,将部分有用的材料留给贫困户变卖,还统一配发了过度帐篷,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拆迁提前完成,确保了施工如期展开。

下红科的变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变化。在平安与振兴工程的实施中,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今年我的小女儿考上了大学,以后我们家就有两个大学生了,乡上还给了助学奖励。”周洛说起了家里的开心事,乐得合不拢嘴。

为鼓励牧民的孩子继续上学,从去年开始,下红科乡设立了助学奖金,只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考上高中以上的学校,乡上都会奖励1000元。

周洛的小女儿考上大学后,由于学费的压力,家长不让上。乡上了解这个情况后,送上了助学金,还鼓励周洛,让两个孩子一起上大学。”贾保告诉记者: “现在群众对子女的教育特别关注。以前宁愿让孩子去放牛,也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现在观念变了。这几年,全乡95%的孩子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七八个已经上了大学。”

走在下红科乡整洁干净的街道上,省内外的车辆来来往往,三五成群的牧民们或采购物资、或是谈笑风生,秩序井然。

在下红科,新建的房屋、崭新的道路、现代化的配套设施,贾保的热情、外保的希望、周洛的开心,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点一滴,不就是正在徐徐展开的团结奋进、幸福和谐的美丽画卷?而这,仅仅是我省藏区快速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第三轮巡视:派出5个巡视组 紧盯“三个重点”不放
下一篇:宏伟蓝图激励青海儿女奋发图强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