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廉政文化提振凝聚人心
2015-01-30 11:04:34 作者:刘巍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4年12月7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说,要弘扬山西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

十八大以来,山西官场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2014年9月在山西吕梁调研时,王儒林书记分析腐败严重的原因说,忽视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教训。

山西历史上廉政文化生生不息,廉政名人层出不穷。唐代著名宰相狄仁杰、宋代著名宰相司马光、清朝康熙年间的于成龙,都勤勉务实、清正廉洁。王儒林书记强调“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下,学习借鉴历史上的廉政思想和廉政举措,对推进山西从严治党、廉洁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回顾历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倡导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优秀文化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一段话深刻地指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极端重要性。

山西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三个文化”,对于我省“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弘扬“三个文化”,是基于山西悠久历史和特殊现实作出的必然选择。

净化政治生态,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反腐,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而且要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挤压落后文化的生存空间,充分发挥历史优秀廉政文化教育警示作用,才能让廉洁成为每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什么是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在目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构成廉政文化的主题是清官廉吏,他们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围绕廉政文化的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年研究廉政文化的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

A 廉政,就是廉洁从政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廉政文化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有之,也不是现在才提倡的。”贾桂梓说。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周礼》就曾经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

进一步加强弘扬廉政文化,在当前十分必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不难发现山西当前反腐败斗争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巡视和举报发现问题的增加,以及查办案件力度的加大,一些过去隐藏的腐败问题集中暴露,形成了反腐败高压态势与腐败高发态势并存的局面;二是煤焦、土地、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教育、社保、医疗、环保、涉农等民生领域,资源配置、资金分配、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关键环节,仍是腐败问题的易发多发区;三是腐败案件主体多样,几乎覆盖了从省级干部到普通党员所有层级,“老虎”不少,“苍蝇”“蚊子”也不少;四是政商勾结、上下串通,买官卖官、权钱交易呈现网状牵连。当前我省坚持有腐必惩,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强化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从严治吏,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统筹落实“六权治本”,扎紧制度的笼子,着力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同时通过改革和完善制度,堵塞各种漏洞。“针对腐败现象,高举反腐利剑,持而不息查办重大案件,遏制官员腐败态势,是解决‘不敢腐’的问题。在解决不敢腐的过程中,发现已有制度的漏洞,就要进一步修改规章制度,来根据反腐的需要,从立法到立规,在‘废改立释’上,加大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给官员留下腐败的机会,这是解决‘不能腐’的问题。提振人民群众反腐信心,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为贪为耻的强大氛围,这是廉政文化的任务,来解决‘不想腐’的问题。弘扬廉政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思想上达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最终实现不想腐的目标。”贾桂梓说。

净化政治生态,解决“不想腐”的问题,更要从人的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无论是政治生态上出现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还是经济上出现的“立体式困境”,都能够从文化观念上找到相对应的因果关系和更深层的原因。因此,在严惩腐败、完善制度、打好“攻坚战”的同时,更要有打一场净化政治生态“持久战”的准备,善于用优秀的文化引领人、教育人、鼓舞人,在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中重塑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激发正能量。以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让廉洁自律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和生活方式,夯实净化政治生态的社会基础。

B 提振人心,提倡廉政文化

提倡廉政文化,是重塑山西形象的迫切需要,不仅仅局限于官员范畴,也同样适用在全民中大力提倡。

现实中经常会发现出现了“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公职上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私人利益二者之间的冲突。从法理上讲,公共职务要求任职者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服务,恪尽职守,不得借公职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但现实生活中,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冲突司空见惯,损公肥私的现象也非个别,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公利与私利之间泾渭分明,避免发生矛盾和碰撞,进而防止以职位谋私。有些时候,商人和官员的手相互伸到对方口袋里,官商勾结,以牺牲公共利益来获取个人利润。当公共权力干预到微观经济中,就出现了腐败。

目前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把崇尚廉洁从政、廉洁做人,作为3600万山西儿女应该恪守的人生信条准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另一角度看,让人们了解山西历史上涌现出了那么多廉洁正气的名人,把山西历史上创造的廉政文化深入人心。鼓舞山西人民抵制腐败,崇尚廉洁的信心,增强反腐斗争的勇气。

贾桂梓认为,山西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严重影响了山西形象,也严重破坏了山西的投资环境,可能让外地投资人一想到山西,就联想到腐败,不敢到山西来投资,而破坏山西投资环境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到山西老百姓的生活。没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发展最终就难免成为“零和游戏”,面对各种不公平,人民群众就不会真正有幸福感。进一步弘扬廉政是要告诉山西老百姓,也告诉其他省份的人,山西是出清官廉吏的地方,是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的地方,是出于成龙、陈廷敬的地方,腐败分子不管老虎还是苍蝇,都只是短暂出现的一小撮,绝不代表山西广大的好党员好干部,绝不代表山西的清正廉洁形象。弘扬廉政文化,就是提振人心,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在良好政治生态里,在蓝天碧水中为党为国尽职尽力。

C 山西古代廉吏的四大特点

山西自古多直臣廉吏,这些直臣廉吏践行的优秀廉政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通过重温历史,研究挖掘出古代山西优秀廉政文化的特点,期望全社会能够充分了解和认识山西优秀的廉政文化,从中汲取养分,提振精神。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归纳出古代廉政思想主要是八点:民本、崇德、公廉、慎刑、尚贤、节用、教化、监督。同时山西古代的清官廉吏具备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大多把忠君报国、勤政爱民、廉洁自守的政治品质作为做官从政的基本准则。突出表现和特征是君明臣廉、君臣齐心,清官廉吏能发挥治国安民的正能量。例如,魏文侯不仅用人不疑,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且是一位信义两全、饱含博大胸怀的政治家。他重用贤才,大将乐羊攻中山国,三年未下,谤书盈筐,但他深信不疑,终使魏国最早独霸中原。名臣西门豹治邺,《韩非子》称他“清刻洁懿,秋毫之端无私利”。他治水投巫、破除“河伯娶妇”恶俗的故事,至今广为百姓流传。

二是具有激浊扬清、惩贪除墨,打击豪强、匡扶真善、无私无畏、不惧权贵的胆识和举措。敢于同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地痞恶霸之类邪恶势力作斗争。即使在官场风气不正的时期,他们也能坚持正义,独善其身,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例如,明中叶,政治日渐腐败,官场贿赂成风。每逢回京“朝觐”考察之年,各地官员都要贿赂当朝权贵。而清官于谦巡抚河南、山西,兴利除弊,爱民如子。回京时只带两袖清风,不馈赠当朝权贵一文银钱和土特产。他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便是其做官清白的真实写照。

三是具有为官清正,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高贵职业品德,在民众心中树起“青天”“公道”“严明”的形象。

四是关注国计民生,廉洁奉公,敬业务实,甘于清贫,为社稷民生的利益先忧后乐,恪尽职守,甚至呕心沥血。贾桂梓副院长认为,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影响,山西古代的廉政思想有民主的精华,也有封建的糟粕,我们现在应该有鉴别地吸收,有批判地继承,把古代优秀的廉政思想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成为推动当代廉政思想文化建设的精神基因和丰厚滋养,为营造弊革风清富民强省的社会新风提供有益借鉴。而像狄仁杰、于成龙、陈廷敬、祁寯藻等为代表的山西古代清官,共同塑造了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廉吏标准——既得为廉吏,又需是能臣。自己清正廉洁,同时要造福一方,德才兼备,廉能并举。廉洁和能干的综合体,才是廉吏的升华版。

上一篇:山西:因煤而兴 因煤而困
下一篇: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