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访谈 > 正文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访谈嘉宾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执政能力建设)首席专家刘红凛
2015-11-11 10:26:09 作者:徐敏 来源:解放日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记者: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

刘红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历史的基本结论。在我们国家,是先有中国共产党、后有国家,是由党带领人民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也是中外政党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比较而言,中外政党执政的逻辑与使命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惟一的领导党、惟一的执政党,一身兼“三任”——领导、执政、教育引导群众,这比西方执政党承担的责任要大得多、重得多。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的建设。在我国,党的建设从来都不是“自转”的、不是为建设而建设的,而是“公转”的,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服务、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服务的;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我们党提出的,都需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来实现。

记者: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与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任务,有着怎样的关系?

刘红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要义所在,这关系着“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任务能否顺利实现。

因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民心向背,“四风”与腐败问题可谓民心“弥散剂”,必须下猛药医治;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因为权力与私利的不当结合即为腐败,而不当得利、不当致富必然影响正当劳动致富;还关乎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正能量的发挥,因为只有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才能形成积极向上、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局面。

守好规矩,才能形成好生态好状态

记者: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怎样做到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

刘红凛:对治国而言,徒法不足以自行。党的建设也是如此,必须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对党员干部个体而言,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

对全党而言,加强制度建设、规矩建设很重要,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将“规矩”一词用到党的建设中来,强调加强党的规矩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行依规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分强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制度治党。

记者:在规矩面前,党员干部应怎样自律自省?

刘红凛: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性质与宗旨,认真学习党章与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道德标杆与行为底线;必须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自觉遵纪守法、按规矩办事;必须自警自戒,严格对照党的各项规矩,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员干部既要守“硬规矩”,也要讲“软规矩”。所谓“硬规矩”,一般是指那些有明文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刚性约束力、靠强制力来执行的规章制度,如党的纪律、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等。最近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依规治党的重要保障,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硬规矩”。所谓“软规矩”,一般是指那些原则性、抽象性的、靠自我约束力来践行的规矩,如党的理想信念与宗旨、指导思想、纲领目标、基本原则等,也包括那些靠自我约束或社会舆论约束来贯彻的社会道德、政治伦理、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等。

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党纪国法等“硬规矩”,犹如带电的“高压线”,不能碰,一碰就“跳闸”。理想信念与宗旨等“软规矩”,犹如带电的“低压线”,也碰不得;若经常去碰,久而久之,就会“麻木不仁”、甚至胆大妄为。党员干部只有守好“软硬”两方面规矩,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记者: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如何处理好抓党建与抓发展之间的关系?

刘红凛:要处理好抓党建与抓发展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清党建主体与发展主体的区别与联系,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在我国,党建的主体是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发展的主体则包括党、国家、企业、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党的各级组织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同时,也要领导发展、服务发展,但不能代替国家、企业、社会的发展责任。

另外,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误区之一就是传统的“重业务、轻党建”。有的书记忙于“抓经济、上项目、搞政绩”,以至于出现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误区之二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重服务、轻发展”。新时期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必须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但同时也应看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也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应有之义。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发展始终是建设的根本;没有发展的服务、忽视发展的服务,只能是低水平的服务。

记者:怎样抓好党建?上海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探索?

刘红凛:各级党委书记须强化党建责任意识、提高抓党建的能力;须总揽全局,树立整体的、科学的党建观,克服党建各部门“各自为政”现象,形成抓党建的合力。

近年来,上海在加强基层党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有许多好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推行“零距离服务群众”、“一线工作法”、项目党建等党建品牌,探索与实行党建责任制清单。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形成了“1+6”文件,其中紧紧抓住了党建这根“红线”,尤其注重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创新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

各级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他还说:“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既要算好眼前账,也要算好长远账;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牢固树立党性观念与责任意识,我们就一定能把党锻造为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凝聚起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上一篇:让党规和道德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共同发力——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
下一篇: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