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一片精神成长的沃土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卫国戍边纪实(一)
2017-06-06 09:13:06 作者:刘婷 姬文志 来源:新疆日报

0.png

图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巡逻途中(资料照片)。

编者按

在巍巍帕米尔高原,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脚下,驻扎着一支英雄连队——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红其拉甫边防连组建于1949年,常年担负中巴边境线守防任务。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驻地海拔4700米。在这里,一代代官兵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日夜守护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艰巨的守防任务,战士们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在雪域边关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连队因贡献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近日,记者走进红其拉甫边防连,近距离感受了“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的“红其拉甫”精神。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婷 姬文志摄影报道)初夏的五月天,据说是红其拉甫最“温和”的季节。清晨,嘹亮的军号响彻高原大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年轻战士们正斗志昂扬地列队集合,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执勤和巡逻。

这个平均海拔47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一半的地方,却是“弃身锋刃端”的军人们心神向往的荣誉之地,更是让无数年轻战士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只为锤炼本领、实现梦想的精神高地。

有人说,红其拉甫是个令弱者望而生畏的地方,也是一片令强者精神成长的沃土。

走一趟吾甫浪沟,就懂得了边关

走在红其拉甫的大地,每一次呼吸都会提醒你生命的重要性。在这里生活、工作,需要的不只是游刃有余的生存能力,还需要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力来支撑。

吾甫浪沟是红其拉甫最考验战士们信念和意志的地方。它蜿蜒在帕米尔至喀喇昆仑的崇山峻岭之间,乱石林立,这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执勤的巡逻线。“如果能去一次吾甫浪沟,我就是真正的勇士了!”红其拉甫边防连一名新兵说。

最近一次“勇士之征”是去年9月,连长杨映伟带领战士们骑着牦牛巡逻吾甫浪沟。整趟巡逻要翻越8座海拔5000多米的冰达坂,蹚30多次寒冷刺骨的冰河,随时都有遭遇泥石流、暴风雪、冰雹、雪崩、猛兽威胁和“弹尽粮绝”的可能。

一天夜里,巡逻队正准备宿营,杨映伟突然听到周边有声响。他发现营地正在被狼群包围,十几双绿幽幽的眼睛盯着营地,低沉的嘶吼声让年轻战士们毛骨悚然。连长用手势指挥大家聚拢在一起,点燃篝火,战士们不停拉动枪栓。就这样,他们与狼群对峙了整整一夜,直到天放亮狼群才散去。这一夜战士们领教了吾甫浪沟的可怕。顾不得回味“与狼共舞”的细节,他们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巡逻点位……

10天征程,除了时刻要注意人身安全外,“吃”也是个大问题。由于在高原能量消耗快,战士们得准备充足的食物上路,然而路途遥远,这些食物经常因暴晒、雨淋而变质。为了保存食物,战士们将食物埋在沿途冻土中,有时却被山中猛兽偷吃;将食物藏在陡峭的山缝里,有时却被泥石流深深掩埋……眼看回连队还有3天的路程,大家只好靠身上仅有的几个馕饼,就着路边的野菜“充饥”,才最终回到连队。

吾甫浪沟不会对勇士们“心慈手软”。多年来,在参与吾甫浪沟巡逻的途中,官兵们有的不慎卷入刺骨冰河,有的滑入冰谷和雪坑……然而,从未有战士因惧怕困难而选择放弃。

因为经常骑马骑牦牛巡逻,战士们裆部磨出血,有时血肉模糊连裤子都脱不下来;巡逻时在无人区宿营,战士们常常与暴风雪不期而遇,他们相依相偎抱团取暖,靠意志坚持到天亮;高原紫外线强,战士们的脸被晒得像枯树一样层层起皮,灼痛难忍,日积月累的皱纹改变了容貌,连家人都快认不出他们,只有灿烂的微笑能让家人得到一丝安慰……

老话说:“走一趟吾甫浪沟,就懂得了边关。”在这里,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亲历生与死的考验,锻造了红其拉甫边防军人钢铁般的精神和意志。

吃得苦中苦,才能守好国门站好岗

千人千面。然而,日子久了,雪域边关的忠诚卫士们统统被红其拉甫恶劣的自然环境赋予共有的、独特的妆容:紫红色的皮肤、干裂的嘴唇、凹陷的指甲……高原的艰苦环境改变的不只是他们的外表,也锻造了战士们忠诚无言的强大内心。

据红其拉甫边防连的老兵说,几乎每位新兵来到帕米尔高原都经历过高原反应。由于缺氧和缺维生素,连队的很多官兵血色素严重超标,患有高血压、心室肥大等高原疾病。在高原训练要比在平原地区艰苦很多,可战士们毫不畏惧,迎着凛冽的寒风,一头扎进雪海,匍匐、越障、潜伏……他们深知只有练就过硬的拳头,才能当好戍边排头兵。

参加南疆军区执勤能力评估考核的杨建刚,不慎在掩体构筑科目中碰掉了指甲盖,他咬紧牙关坚持,忍着钻心的疼痛完成了手榴弹投远、自动步枪射击等10余项科目考核并取得了好成绩;面对高原反应,战士焦东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不吃药、不吸氧,誓与高原反应“斗争到底”,最终使身体适应了高原环境……战士们很清楚,吃得苦中苦,才能守好国门、站好岗,才能不辱使命,成为敢担当、能委以重任的好战士。

4月初,寒风刺骨,下士李世龙昂首挺立在国门前,担负警戒任务。200名巴基斯坦游客正在参观界碑,有人看到手握钢枪、纹丝不动的李世龙,不禁问:“你不能动一下吗?”李世龙的回答非常坚决:“站在国门前,一举一动代表着国家形象,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懈怠。”

有一次,一辆国际旅游客车驶入我国境内,驾驶员企图蒙混过关,这一切被正在执勤的战士巴特尔一眼识破,当即要求驾驶员返回。这时,驾驶员从车里拿出10条高级香烟,递给巴特尔请求放行。巴特尔立即把香烟挡了回去,严肃地说:“别说10条香烟,就是10块金砖也不行!”

有人这样形容红其拉甫前哨班的战士:“一身正气守国门,千金开道难通关。”

与风雪搏斗,与死神较量。在长期守防中,连队官兵出色完成边防巡逻、边境封控等多项重大任务,防区连续35年无事故、无案件、无涉外事件。他们在雪域边关的界碑旁,树立了一座忠诚卫士的丰碑。

一首《国门卫士之歌》,唱出奉献的心声

脚踏帕米尔的冰雪,守护着祖国的边境;为了神圣的界碑,为了边关的安宁,我们愿默默地奉献青春……”一首《国门卫士之歌》,唱出所有戍边官兵的心声与心愿。

从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戍边人的豪迈气概,到如今帕米尔高原上官兵们不畏艰险的忠诚担当,镌刻在雪山之巅的荣誉始终因一种精神熠熠生辉,那就是无声的奉献精神。

前任连长杨波,结婚5年,与妻子只靠书信和电话联系的婚姻生活频亮“红灯”,但最终他用军人的大爱无私换来了妻子的谅解和理解;正在执行重大边境任务的张洪顺,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只得面朝家乡的方向给母亲重重磕上三个响头;战士田壮由于执行紧急任务,顾不上与家人联系,最亲爱的姐姐患重病去世的消息都是从老乡那里得知的;连续多个深夜抄文的机要参谋乔洪潮慢性阑尾炎发作,晕倒在工作岗位……

有人说奉献是行动,其实奉献是一种信念。从组建连队的第一天开始,红其拉甫边防连所有守防官兵就默默将信念树在心间,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卫国戍边的荣光。连队先后荣立一等功5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8次,连年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200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2016年6月,连队党支部被陆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连队还涌现出一大批卫国戍边的先进典型。

在这片神圣而传奇的土地,红其拉甫边防连的战士们与威严的国门和巍巍的界碑站在一起,历经刺骨严寒、穿越冰峰险谷,用钢铁意志和无私奉献守护着五星红旗,追逐着单纯而绚烂的青春梦想,续写着“卫国戍边模范连”的忠诚使命与责任担当。

上一篇:因为爱你那么深沉
下一篇:中共中央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