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杜正云:信守承诺方心安
2016-01-06 14:15:05 作者:程三娟 来源:云南日报

2015年11月30日,中国好人榜11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昆明举办,200多位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齐聚活动现场。作为2015年评选出的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沾益县花山街道遵化铺社区兴发村村民杜正云也在其中。

杜正云一家三代人近80年风雨无阻地守护一座无名红军墓,为“诚信”二字做出了令人动容的诠释。

1936年4月初的一天,一支红军队伍路过兴发村时,将一名十八九岁、躺在担架上病得不省人事的小战士托付给了杜正云家。一位红军干部说:“我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请乡亲们为小战士治疗一下,好好照顾。如果他病好了,让他来追赶部队。”小战士病得很重,杜家人和乡亲们虽然积极救治,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杜家人把小红军当自家人按当地农村习俗安葬在离杜家祖茔不远的石老虎山下。

从此,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十,杜家人都要到小红军墓前祭拜。一直没有部队及小红军亲属寻亲的消息,但承诺过部队的事杜家一直坚持做了下来。杜正云的外公陈大考临终前嘱托杜正云的父母要守好小红军烈士墓;2002年,杜正云的母亲病逝,杜正云一直牢记母亲的嘱托守护红军墓。

这些年,杜家经常自掏腰包对红军墓进行修复加固,每年还为墓碑上的五角星和“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添2次红油漆,使它们格外醒目。“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每年为小红军墓碑上的五角星和铭文添红,使我对中国红的热烈、饱满拥有了一份更真切的认识和感受。”杜家第三代红军守墓人杜正云说。

杜正云喜欢乐器和书画。忙完农活,杜正云牵挂石老虎山上的小红军墓时,就拿起小提琴或笛子,来到小红军墓前拉上一段、吹上一曲,有时他还会自言自语地和小红军说说话。他相信,他的琴声和话语小红军都能听见。

现在,红军墓已经成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常会有学校和单位到这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凡是学生或党员干部到小红军墓前瞻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杜正云都会担任义务讲解员,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记住红军,弘扬革命传统。为此,他放弃了到城里与儿孙同住的天伦之乐。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杜周恩表示会将红军墓继续守下去,杜家人会世世代代守好红军墓。

2014年年初,杜正云用自家一亩半的好地跟村民更换了红军墓周围的一亩左右的散地。村里一些人说他“憨”,他没有去争辩。他想在红军墓边上盖一两间小平房,建一个红军革命传统陈列室,更好地守护革命先烈的英灵,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很多人无法理解杜正云的执着坚守。对此,他回应:“做人要信守诺言才能心安。”“小红军托付给我们,我们就要信守承诺对得起红军。”“看护、祭扫红军墓,弘扬革命传统是我们杜家几代人的家风,我们会继续代代相传。”

今年,杜正云已经65岁了。有人问他:“为红军守墓的承诺,到你这儿已经是第三代了,您觉得值得吗?”他说:“小红军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会忘记他。我们会一直陪着他,给他扫墓,让他不孤单。”

80年斗转星移、寒来暑往,杜正云一家三代人信守承诺守护红军墓,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是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的战士们的最好告慰,也为国家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闪光的样本。

上一篇:践行“三严三实”:援疆干部陈炳坤
下一篇:“好军医”王连成:退伍军医开“拥军诊所”优惠服务无私奉献只为一句承诺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