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检察官潘志荣:草原的“守望者”
2015-11-16 10:03:28 作者:陈瑜 来源:法制网

1.png

潘志荣在牧区普法结束离开,牧民恋恋不舍。高顺华摄

2.png

潘志荣作为蒙汉兼通公诉人在蒙文蒙语观摩庭上出庭支持公诉高顺华 摄

潘志荣是怎样一个人?一眼望去也就50来岁,总是身着一套半新不旧的检察制服,或许是清瘦的缘故,整个人显得十分挺拔。由于常常走访农牧区,他的肤色是更接近牧民肤色的古铜红。走近再看,他的眉毛和眼角微微下垂,笑的时候额头和眼畔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脸上无不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凭借天赋取胜,有人凭借圆滑做事,但实际上,在这两个方面潘志荣并无过人之处。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敦厚的人,他凭借着踏实和坚持,扎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呆便是三十年,竭忠尽智、严谨履职,成为草原的“守望者”,牧民心中的好“安达”。

草原人民的“守望者” 他把心交给草原人民

法律有时是冰冷的,但如果一个检察官的心是热的,就可以用法律的睿智照亮草原人民的世界。”——潘志荣

潘志荣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兄弟姐妹共六人,以种地养牧为生。为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9岁的他不得不辍学,一边帮父亲干活贴补家用,一边自学,如此坚持了三年,他才返回盼望已久的学校。1986年,潘志荣从达茂旗司法局调到旗检察院工作,此后一呆便是近三十年,如今他任职达茂旗检察院派驻满都拉镇检察室主任。三十年来,工作单位有过调整,工作岗位也几经变换,但他却始终没有离开这片草原。对草原的天然情感,对农牧民的深厚感情,让他对检察官这个职业有了远胜于他人的认知。他说:“法律有时是冰冷的,但如果一个检察官的心是热的,就可以用法律的睿智照亮草原人民的世界。”

对达茂旗来说,草场是它的“颜面”,任何破坏行为都绝不允许。2013年,巴音花镇巴彦敖包队的王氏两兄弟,在没有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自家承包的近150亩草场开垦成耕地,造成了草场生态的破坏。潘志荣了解此事后,便和院里的办案干警来到现场实地察看。看着大面积的草场被破坏,一向坚强的潘志荣却落了泪,在他看来,这就是草原母亲的伤口。心疼之余,潘志荣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加强当地群众对草场的保护意识。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在案发地开庭,邀请当地农牧民参加的想法。后经院领导多方协调,2014年5月8日,达茂旗人民法院首次在案发地对非法占用草场案件进行了审理。庭审完毕后,潘志荣又与旁听庭审的人大代表、巴音花镇牧民进行了座谈,深入分析破坏草场的严重危害性和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意义,“草原就如同我们的母亲,作为草原的儿女,我们应该心生感恩,懂得爱护,怎么能为一己私利去破坏养育自己的土地呢……”,入情入理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脚下的泥越多,离老百姓的心就越近。”潘志荣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话虽简单,却是一个检察官扎根基层、立检为公的质朴信条,而他也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

虽然办公处所在检察院,但实际上潘志荣每年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是在基层农牧区。多年来,他走遍全旗12个苏木、乡、镇,77个嘎查和行政村,353个自然村,巡访牧场牧点厂矿企业980多个。达茂旗地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仅牧民就有6600多户,潘志荣走羊盘进毡包,访贫问寒,送法上门,巡防牧民3400多户,办案600多件无一错案,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他向牧民发放5000多张“检民联系卡”,并始终兑现24小时不关手机承诺,时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一叫通”。

他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把他记在心里

人活在世,能让人说句好,这就是我求的最大回报。”——潘志荣

从2008年开始,为了保护草原生态,达茂旗开始实施围封禁牧,如此一来,每个季度的禁牧补贴就成了一些牧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达茂旗为牧民发放的禁牧补贴高达上亿元,补贴能否按时发放对于牧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

达茂旗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人口合计12万人,牧区面积却占到1.4万多平方公里。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6000多户牧民散落在远近距离不等的羊盘上,远的甚至达40公里。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已经担任达茂旗政法委书记、政府副旗长的苏德仍颇多感慨:“潘志荣和同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近2000户牧民,领取花名表要一张张进行核对,一户户进行比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你家的禁牧补贴款领到了吗?”同样的问题,潘志荣每天要问许多次。为了保证禁牧补贴足额及时发放到每个牧民手中,他要走遍涉及草牧场补贴金发放点,逐户登记建档、制表造册、跟踪落实情况。多年来,潘志荣和他带领的干警为10亿元的禁牧补贴保驾护航,为补贴能够及时、安全地惠及各族农牧民群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4年年底的一天,潘志荣接到了牧民巴图斯楞大女儿葛根塔娜的电话。原来巴图斯楞老两口的草场因为历史原因被划没了,旗里给他们重新划拨了草场,却由于干旱,根本无法饲养牲畜。老人为两件事犯愁:一是十几万元的打井费;二是荒山打井的不确定性。老人和子女曾多次找过旗里,但旗里也无法免费给老人打井。贫穷的他,无处筹措打井的钱,即便能筹到,也担心花钱打不出水。无奈之下,葛根塔娜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了潘志荣。

素昧平生,又非本职工作,潘志荣完全可以推脱不管,但助人为“习”的性子让他应承下来:“放心吧,我给你找水务部门解决,一定让你的父母能回自己的牧场生活!”潘志荣几次找到旗水务局领导,将巴图斯楞的情况上报,最终为其争取到抗旱扶贫资金,确定了打井事宜。打井那天,因为担心打不出水来,他还特意赶到了现场查看,直到打下70米,看到出水后,才放心离开。

像这样为群众办实事,对潘志荣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他常说:“牧民的事儿就是分内的事儿”“人活在世,能让人说句好,这就是我求的最大回报”。

蒙汉双语 让牧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蒙语像一把钥匙,通过它可以打开草原牧民的心扉。” ——潘志荣

虽然在牧区长大,但潘志荣实际上是一个地道的汉族人。由于从小跟蒙古族牧民生活在一起,他耳濡目染学会了说蒙古话。到检察院工作后潘志荣发现,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当事人都是不懂汉语的,仅仅会日常用语根本无法准确顺畅地表达法律术语,解释法律内涵和逻辑关系。于是他借来了《蒙汉词典》,开始了长期朝九晚十的学习过程。潘志荣案头有一本被翻得破烂、卷边,没了皮子,看不到名字,出版于1985的《蒙汉字典》。这本字典跟了潘志荣20多年,字典翻烂了,他也成了“活字典”。

2015年5月的一天,庭审现场中,潘志荣用流利的蒙语宣读了起诉书,并用蒙语询问犯罪嫌疑人。这是一起盗窃案件,2013年10月、2014年8月,阿某等三人因盗窃查干哈达二队腾达矿业公司5号脉矿线区价值25227.6元的物品被依法逮捕起诉。庭审结束后,犯罪嫌疑人阿某说:“检察院用蒙语诉讼,我们不仅听得懂,又能维护正当权益,这为我们牧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终,阿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两年执行,并处罚金1万元。其余两人也依法受到了惩处。

这样的场景,在潘志荣的蒙语办案中屡见不鲜。蒙语成为他打开牧民心扉的钥匙,不仅为办案提供了便利,更让嫌疑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2011年,潘志荣承办了一起3名蒙古族未成年人抢劫案件。在侦查阶段,三人起初心理都存在抵触情绪,回答问题不配合,但到了审查批捕环节进行询问时,潘志荣带有达茂口音的蒙语一说出口,三人立即感到了亲切。由于潘志荣的零障碍询问,犯罪嫌疑人还主动交代了另一起抢劫案件。事后沟通时他们说:“因为潘检察官使用的是蒙语,让我感到很亲切,而且他没有因为我犯错误而看不起我,更像是父母、朋友和我沟通、教诲我,以后我会好好做人,不会再去做违法的事情了”。

他们眼中的潘志荣

潘志荣是怎样的一个人?提到这个问题,或许他身边的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潘志荣的妻子说:“老潘就是个‘工作狂’。”

从潘志荣爱人杨淑梅口中,几乎没有听到什么夸赞“老潘”的话。“说实话,论门户他配不上我,当初我也没看上他,可连我自己也闹不清楚,咋就找了他,而且还一起过了27年。找了这么个‘工作狂’。”杨淑梅说道,抱怨中还夹杂着丝甜蜜。结婚27年来,潘志荣做过最浪漫的事儿,是出差凭着自己的感觉,给妻子买了件裙子,结果用妻子的话说:前些年买的,现在穿还显老。

对于潘志荣的忙,杨淑梅早已习惯,但至今还让她无法安心的就是丈夫的身体。年过50的潘志荣心脏不好,再加上在牧区常常风餐露宿,生活不规律,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类风湿。劳累和病痛让个头一米七的潘志荣从原来的130多斤一下子瘦到了117斤,妻子心疼他,劝他别那么拼命,但到最后还是从无奈变为默默支持。“达茂旗牧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潘志荣’,我听到这句话既欣慰又心疼,但作为妻子,我能做的只是默默支持他。”杨淑梅说道。

潘志荣的儿子说:“我老爸真‘接地气’!”

对于父亲的敬业,潘志荣的儿子原本也不理解,时常嘲笑父亲是“国际警察”,什么事都揽,什么事都干。直到长大迈入社会后,他逐渐明白父亲的为人处世和苦心。“我老爸真接地气!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检察官,真心实意为牧民办事,牧民们对他也很热情。我也要赶快学好蒙语,像他学习。”如今,潘志荣的儿子也在达茂旗检察院工作,在检察业务上常常向父亲请教。

谈及潘志荣的身体,儿子也十分心疼。由于要常常巡访农牧民,路程十分遥远时,出于担心儿子会和父亲一起轮流开车前往,“每次到我开车时,开着开着他就很快睡着了。别看我爸白天总是精神抖擞,但实际上他有很严重的失眠症,每天晚上都休息不好,容易惊醒,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减慢速度,尽量让车开得平缓点,让他休息多一点。”

牧民图布沁说:“他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的好‘安达’!”

牧民图布沁是潘志荣曾办案件的当事人。1996年,图布沁与人发生冲突致人受伤,因为家庭困难不愿赔偿医药费,后被潘志荣劝服,两人因此而结缘。有一年的开学季,图布沁的孩子眼看着要开学,但学费还没凑够,愁得差点将家里为数不多的羊卖掉,潘志荣听说后,立马从家里拿来了3000元钱送到图布沁家中。购买草料、钱不凑手,潘志荣给担保从银行借;大雪没膝,孩子无法返校,潘志荣借车帮他接送……“十几年了,我也记不清麻烦过潘哥多少次,但他一句怨言都没有。他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的好‘安达’,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如今已住上新房的图布沁热泪盈眶说道。

像图布沁这样的安达,潘志荣有太多太多,有些是因案结缘,有些是走访相识,也有些是打电话请他帮忙,一来二去地就成为“安达”。(安达:蒙语中,意为“兄弟”。)

潘志荣的同事说:“潘老师是我们的‘蒙汉活字典’,是我们最佩服的人!”

对于检察院的年轻人们来说,潘志荣既是他们的学习榜样,也是他们尊敬的老师。年轻人每次遇到难题去问潘志荣,他准能给出准确答案,他们称潘志荣是“蒙汉活字典”。“发现错了,潘老师从不骂我,总是耐心给我解释错在了哪儿,下次要注意什么。最让我佩服的,是无论把人代会报告中的专业术语翻译成蒙文,还是把蒙语中的一些民俗词语翻译成汉语,在字典里找不到的,去问潘主任,他总能给出准确答案,并告诉我出处。”内勤苏德莫日根说道。

潘志荣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单位,最后一个离开。“苦不苦,想老潘”、“累不累,看老潘”成了同事们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流行语。(陈瑜)

上一篇:团长赵劲松:服务群众永葆本色
下一篇:一家五代坚守灯塔超百年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