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中哈界河上的守边人
2015-07-29 09:56:11 作者:王宝君 杨东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jpg

2.jpg

在马军武心中,界碑是神圣的,时刻保证清洁很重要。杨东东 摄

3.jpg

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每天坚持升国旗。杨东东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十师185团民兵、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马军武向他汇报了自己坚守在桑德克哨所巡边、守水、护林27年的故事。马军武坚定地说:“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当好祖国卫士。”这是兵团人的壮丽誓言,更是兵团民兵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保家守土 铸铜墙铁壁

桑德克哨所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线的185团,紧挨着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按照国际惯例,河道到哪里,国界就划到那里。

马军武夫妇每次巡边走到32号界碑前的时候,总会想起1988年4月23日的那场特大洪水。马军武用手指着界河说:“那里是1988年洪水冲过去的地方。那时候如果不堵住洪水,划开界河,55.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属于哈方了。所以我们那时候必须要堵住决口。”

特大洪灾的那年,也是马军武来到桑德克哨所的第一年。由于我方的河堤低于哈方的河堤,凶猛的阿拉克别克河水涌过界河,到了离我方2.1公里处的喀拉苏干沟。界河中心的东移意味着我方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将归哈方所有。抗洪就是保家守土。情急之下,兵团第十师积极调动1100余名干部职工前去抗洪,周边的边防部队也增派了一个加强连增援。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援,经过8个昼夜的奋战,洪水终于在第16天被成功封堵。此后,身为护边员的马军武便一直守望着界河,直到1997年中哈两国领土确权勘界的顺利完成。兵地军民团结一心的抗洪精神使得国家没有丢失一寸土地。

桑德克哨所犹如一座永不移动的界碑,屹立在中哈边境的前沿。总书记语重心长地两夸马军武“了不起”,他夸的不仅是兵团民兵,更是由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构筑的铜墙铁壁。

矢志不渝 当祖国卫士

马军武回想起习总书记接见他时的情景,激动地说:“听到习总书记说,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就更加坚定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为祖国当好卫士的决心。我坚信新疆和兵团今后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天的185团已经成为兵团红色旅游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边境线上少了洪水的威胁,迎来了更多游客们的身影。新时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兵团人,在肩负屯垦戍边创伟业责任的同时,也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游客。抗洪胜利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每个清晨,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仍然会来到国旗下,进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多年来,夫妻二人守护着这片神圣的边界土地。在这里,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祖国卫士。

如今,护边员的故事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而故事所折射出的兵团精神也被广为传颂。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兵团千千万万的职工在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道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上一篇:甘肃环县县委书记柴春: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赤诚赢得民心
下一篇:90后"潜水英雄"官东危急时刻将潜水装备让给被救者 水下点亮生命之灯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