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负面情绪 坚定司改信心
2016-07-29 09:46:46 作者:周瑞壬 林浩杰 来源:人民法院报

开弓没有回头箭,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任务,需要坚定司改信心,克服负面情绪,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改革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历史上,所有深刻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相反,改革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在所难免,改革要破旧立新牢骚在所难免,要动奶酪破藩篱阻碍在所难免,要适应新常态新变化阵痛在所难免。司法体制改革也不例外。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尤其需要坚定司改信心,稳定改革军心。日前召开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可谓正当其时,一方面起到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总结前期经验教训为继续深化改革提供参考借鉴。特别是针对目前司改阵线上出现的一些负面情绪,推进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特别要求,各级法院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克服观望、等待、畏难等情绪。人心齐,泰山移。司改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越是到拼刺刀的时候,越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掉链子,尤其是不能因为负面情绪扰乱改革军心。盲目乐观掩盖问题不行,过分悲观恣意抹黑更不行。

就当前而言,动摇改革军心的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畏难、观望、放任和抵触。一是畏难情绪。改革越到深水区,畏难情绪越明显,尤其体现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习惯用小打小闹代替真刀真枪,用旁门左道绕过规则程序,导致改革走样变样不像样,偏离改革初衷。二是观望情绪。地区与地区之间、相邻法院之间互相观望、踌躇不前,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害怕“枪打出头鸟”,长此以往导致改革时机贻误。三是放任情绪。对于那些入额无望或者不想入额的人来说,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改革采取不过问、不理会、不关心、不担心的态度,任改革自生自灭,“沉默是金”,导致改革如隔靴搔痒不痛不痒,没有真正触及灵魂。四是抵触情绪。只见眼前不见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守着自家门前一亩三分地,担心改革分了自家田地、伤了自家和气、革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阻止改革,导致改革事业停滞不前。

改革越往纵深推进,讨论改革的声音和观点越是层出不穷。应该说,大部分的声音和观点都是正面的,于改革而言具有建设性。例如,员额制要更多照顾到基层和案件多的地区,改革应当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多深入实地基层调研论证、多公开改革进展情况及经验和不足,改革要允许犯错、善于纠错、敢于容错等等。诸如此类的声音都是对改革能够不忘初心走向成功的良苦用心,都对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有所帮助。“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对于那些基于正面情绪发出的声音,不管是以表扬还是批评的形式,只要初衷是好的,都要虚心听取,择其善者而从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还是为推进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因为历史已经证明闭目塞听、闭门造车搞不了改革。

但是,也应当提防那些基于负面情绪而大放厥词、大肆妄议、似是而非的杂音出来混淆视听、扰乱军心。诸如法官员额制断了年轻法官的路,司法责任制革了法官自己的命,改革就是为了提工资加待遇,改革纯粹是法院内部瞎折腾、瞎起哄,改革终究只是雨过地皮湿……凡此种种,让人不寒而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被这些似是而非的带有负面情绪的声音所迷惑,从而反对改革、批判改革、阻挠改革。改革要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吐槽、肆意批评、恶意抹黑、无故中伤。正面的情绪能够稳定人心、抖擞精神、激发活力,同样,负面的情绪也能混淆视听、扰乱军心、破坏团结、影响大局。

历史一再验证,城堡总是先从内部攻破的。如果法院内部自己都不相信、不愿意、不支持、不拥护改革,甚至加入到吐槽、调侃、讽刺、嘲笑、抹黑的大军当中,肆无忌惮地公开发表一些带有负面情绪的声音,那么又如何能够奢求寄望外部给予改革信心信任、力量支持。看似不可能胜利的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支队伍始终坚信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忘初心,才能坚定信心。改革走得越远,就越是容易迷失和迷惘,这时候守住初心很重要,只有守住初心才能坚定继续推进司改的信心,才能不被流言所惑、不被蜚语所困、不被谣言所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改革目标已经明确、改革任务已经部署、改革措施已经配套,接下来需要广大法院干警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和时不我待的张力,克服畏难、观望、放任、抵触等负面情绪,从上到下勠力同心,多调查研究,少主观臆断,多倾听考证,少胡思乱想,让改革更接地气、让落实更加有力,改革才能释放更多红利,人民群众才能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上一篇:加强军队政法工作 攥紧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力量拳头
下一篇:司法改革 增强群众获得感(改革调研行)

推荐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